第(1/3)頁
在1985年之前,Kingdom體育館一直都是超音速的主場,85-86賽季,超音速將他們的主場搬去了更小,更加現代化的鑰匙球館。
近些年,NBA球隊都逐漸從Kingdome這種超大型綜合體育館搬走,去更小,更現代化,設施更好的籃球館。
像底特律活塞準備從銀頂中心搬去正在建設中的奧本山宮殿,這座新球館1986年動工,預計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
超大型綜合體育場雖然座位眾多,在里面比賽會有一種身在教堂中的宏偉感,但相應的缺點就是設施不完備。
觀眾的座位臺都是臨時搭建的,VIP座位是不要想了,想要買賣飲料、食物也非常麻煩,沒法開設專門的店鋪,只能搞流動攤位。
這無疑不利于NBA升級球迷們的觀賽體驗,所以這類超大綜合體育館和一些50、60年代建設的老舊場館,會被逐步淘汰,讓位于新建的現代化籃球館。
不過在舉辦全明星周末這種大型晚會式活動時,超大體育館的優勢體現了出來。
無他,就一個字,大,再加一個字,就是多,能容納足夠多的觀眾參與,保證了門票收入。
在1984年大衛-斯特恩上臺之前,NBA全明星賽已經日趨黯淡,無法吸引球迷到場觀看,也沒法讓電視臺全程轉播。
那時候前NBA總裁拉里-奧布萊恩提出了“全明星周末”的概念,想把原本只有一場單調比賽的全明星,擴展為兩天,包含多種表演活動。
當時這種想法被認為有些異想天開,舉辦一場全明星賽已經夠虧的了,還要搞兩天,弄別的活動?球迷會感興趣嗎?
斯特恩上臺后,實現了拉里-奧布萊恩的設想,將全明星賽擴展為全明星周末,并接連設計了扣籃大賽、名宿賽、三分大賽來填充兩天的內容,充分地娛樂球迷和觀眾。
短短兩個賽季的改革嘗試,效果是顯著的。
全明星賽第一批10美元一張的門票,一共10000多張,在31分鐘時間內被搶購一空。
之后,一共32742張門票被賣完后,票務組臨時決定加賣5000張“遠距離觀賽門票”。
因為Kingdom球館足夠大,看臺的票賣完了,那就再搭建一圈看臺,增加5000個座位。
要說NBA的心還是不夠狠,Kingdom一共可以容納80000多名觀眾,如果放開了賣,說不定都能賣出去。
再加點掛票、吊票,賣個10萬張門票,創造北美體育歷史觀賽人數記錄肯定不成問題。
因為門票賣的太好,NBA全明星賽變得大有油水可賺,所以明年1988年的芝加哥全明星賽準備工作早在1986年11月份就開始準備了。
全明星的成功離不開NBA官方的運營,更加離不開80年代這批球星的光芒閃耀。
作為全明星票王的甘國陽在抵達西雅圖時,在機場引起了很大的騷動。
波特蘭和西雅圖距離很近,兩個城市羈絆很多,甘國陽在西雅圖的球迷數量非常非常多。
從他下飛機開始,就有大量的記者跟隨,對著他不停拍照,問問題。
這和1985年的情況截然不同,NBA全明星賽的關注度已經提升了不止一個量級。
更加受到關注的是,甘國陽在全明星賽前宣布,自己將參加這次三分大賽,和隊友范德維奇一起。
一個中鋒參加三分大賽,嗯……好像也沒什么,聯盟會投三分的中鋒可不止甘國陽一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