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突厥與黨項不同,突厥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草原各部落聯合體。其存在的原因,是突厥如今勢力壯大,一旦其勢力衰弱,突厥必將分崩離析。“ “對突厥,臣的建議是先行兵道強攻,再行王道安撫,而后各個擊破,最終徹底蕩平草原。” “你細細說來。“ 永盛帝神色依舊鄭重。 葉玄點頭,開口。 “突厥與黨項國這種單一民族的國家不同,其內部除了突厥族之外,還存在著戎狄,柔然、韃靼以及蒙古等部族。” “這些部族在不同的時期都曾經統治過草原。如今之所以歸附突厥,那是因為突厥實力較其他各部強大且對他們采取了高壓政策,從他們各部之中抓了部落首領的子嗣前往王庭作為質子,而非心甘情愿的臣服。” “這種情況之下,突厥強盛,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可一旦突厥衰弱便會鬧出大的禍亂。草原群雄并起,互相征伐,兵災不斷!” “對突厥,我大靖首先便要行兵道從正面與之硬碰硬,削弱消耗其實力,最終讓原本歸附突厥的各部從內部發動叛亂。而這時,我大靖便可派出使者,繞過突厥大軍,招安這些叛亂的部族,對其許諾各種好處,突厥受內外夾擊之困,必然可以瓦解。” “陛下,不論是行兵道還是行王道,亦或者兵道王道并舉,其實最終出發點都是在完成一統天下的前提之下,盡量的減少我大靖將士和百姓的傷亡以及國力的損耗。” “臣今日針對各國的分析和所要采取的策略未必全對,只是替陛下提供一種可行的設想,倘若真到了我大靖與黨項、突厥以及其他諸國對上的時候。” “陛下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綜合群臣的意見,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說完,葉玄又是對著永盛帝深深一拜。 “嗯,朕沒說你這些話說的不對。實際上你今日這番話的確打開了朕的思路。要想一統天下,的的確確不能完全行兵道。” “我大靖雖人口眾多,國力雄厚,可這一統天下之事,終究是以一敵十以一敵百的事情。若統統采取兵道,派大軍殺過去,只怕會遭到巨大的阻力。” “一開始或許可以平推幾個小國,可若是與黨項、突厥這等國家碰上,很大可能會形成一個平衡的守勢,那時候再以兵道橫推,就純純的癡心妄想了。” “而你所說的王道,在這時候就能有極大的作用了。先帝在世之時也嘗嘗與朕講,再強大的敵人往往是從內部瓦解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