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葉玄這般說,他們也說不出什么不是來。 畢竟,你總不能不能讓口嗨吧? “朕自是想一統天下,成就千古一帝,只不過這說與做卻是兩碼事,不是嗎?” “陛下圣明,說自然不如做,可是若只說不錯,是否永遠也無法達成?” “這倒是事實,所以你覺得朕應當讓這全天下都得到這遺散的儒家典籍?” “臣以為是!” “理由!” “路由有三。” “其一,儒家典籍本就是孔孟圣人教化萬民之道,故從大義道理上而言,自當將其散布天下,以教化萬民,讓萬民謹守儒道之法。” “其二,陛下想做天下之帝王,社稷長久穩固,勢必要在全天下選賢任能,全天下之學子都要通過科舉晉升,以獲取入朝為官的資格,若只在我原來大靖國的疆土之內散布儒道典籍,即便是之后陛下一統天下,他地之民卻未得儒家典籍,未能從中汲取知識,再入長安趕考,豈非是天然要落后于他人?” “這個的確有些不妥,但朕可以在一統天下之后,再行向他們推廣似乎也并無不可,不是嗎?” 永盛帝微微挑眉,心中已然意動,但到底還是沒完全說服自己。 于是細想了一下,又補充道。 “呵呵,陛下自然可以這般做!然這樣做,便失去了這第三點之利了。” “哦?何為這第三點之利,你且說來。” “陛下,若陛下今日準許臣將這儒家典籍盡數散布天下,讓天下的讀書人,無關是誰,都可以讀儒道之經典,感受圣人之教化,豈非是人人對陛下感恩戴德。如此這般,若有朝一日,陛下當真有一統天下之心,對他國進行征伐,試問,這一國的讀書人,對陛下又是何種感情呢?” 一句話,不光是永盛帝眼神大亮。 大靖的文武百官也是一個個眼神大亮。 更有甚者直接狠狠拍了大腿。 “妙啊,如此這般,這天下讀書人都會視陛下未仁德之主,若陛下當真要征戰天下,這些學子必然對陛下感恩不已,此番自是阻力便少卻了不少,也會少一些殺戮和傷亡。” “正是如此,葉小侯爺這辦法,簡直就是讓陛下,讓我大靖直接就少了不少統一天下的阻力!” “非止這般,葉小侯爺此法乃是近乎無解的陽謀!” “陽謀?” 有人遲疑了一下,輕聲問道,。 “自然!” 那人點頭之后,笑著繼續說道:“諸位大人你們試想一下。陛下準許葉小侯爺將這些遺散的儒家經典補全,若是他們不在其中做任何的阻撓,這些人豈不是就受了陛下與葉小侯爺之恩德?” “那自然是!” “這般,若如方才這兩位大人所言,我大靖朕的要征伐他國,完成一統大業,這些讀書人就必定會心向我大靖是也不是?” “也不盡然,自是有一些頑固不化者。” “是有,可終歸有一部分人會立場出現搖擺吧?” “這倒是!” “這不就成了,只要這些國家的讀書人意志不在堅定,立場出現搖擺,便是間接的削弱了這一國的戰力是也不是?” “是!” “好!” 對方又點了點頭。 “若這些國家高層橫加阻撓,則對我大靖也極為有利。” “你是想說,若阻撓,這些讀書人便會怨恨他們的國主,王上,最終依舊內部出現間隙和分裂?”有人反應過來,大聲呼喊道。 “正是如此!” 一時間,不少人悚然。 尤其是其他諸國的使臣們,更是面色難看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