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之維贊許的點了點頭,“我確實也和大明皇帝為一魂,只不過大明皇帝為異界之他我,而我極有可能為本我而已。”
“他我,本我?”
王陽明面帶疑惑,“莫非這其中還涉及到三千世界之說?否則我也實在無法理解此種含義。”
“道友大才!”
張之維聞言驚嘆道,“道友竟然僅僅憑借這兩個詞就將背后概念猜個七七八八,我之不如也。”
“哈哈哈,道友廖贊了。”
王陽明被夸贊,隨后謙虛道,“其實道友身上這種被稱呼為炁的東西,先前還可以認為是我王陽明一生運氣差未找到真修,可是后來山海關之上,吳三桂說如今天師是四十五代,而道友卻自稱為六十五代之時,我就已經意識到,道友很可能并不是來自此界了。”
“是啊,差了整整二十代,起碼差了四百多年,漏洞確實太大了。”
張之維點了點頭,“不錯,我確實不是來自此界,而當今陛下,也正是此界的我,故稱他我。”
“那本我便應該就是最核心那個我了吧。”
王陽明接話道,“我能夠體會到在先前那種狀態之下,道友其實才是主導,所以才有本我的說法。”
“看來道友確實如傳說之中一樣,智慧如天人啊!”
張之維感嘆道,“莫非道友年輕之時意外斷了丹道的契機,恐怕天下又多一位真正的圣賢人物了。”
“其實也并沒有什么,這兩個概念都挺好理解的。”
王陽明聞言不驕不躁,而是苦笑,“實不相瞞,我察覺道友的狀態玄妙之時,曾用心體悟,只是不論我如何思索,最終也全無收獲,看來見神之上的境界修為,不是那么好參悟的。”
“道友不必灰心喪氣,以你之曠古爍今才情,突破此境界乃至之上,都是指日可待的。”
張之維面帶微笑,隨后問道,“不過,道友,你可知道你為何不能體會見神之上境界的根源?”
“哦,莫非道友清楚?”
王陽明聞言來了興致。
“那自然是因為根基問題了。”
張之維答道,“其實我之天資并沒有超越道友多少,只不過是占了些根基深厚的便宜。”
“那不知這根基為何意?”王陽明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