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貓胎人案:不被愛的孩子-《心理解剖者》
第(3/3)頁
“但是他們愿意讓你搭車。你還在一個月之內就轉正了。”沈希音鼓勵道,“這證明你的社交能力進步很多了。”
“真的嗎?”沐眠瞬間又開心起來,“希音姐姐,我現在是正常人了嗎?”
從小到大,沐眠已經問了無數次這個問題了。
沐眠三歲的時候就被診斷出了自閉癥。當時很多頂尖的自閉癥專家都預言:沐眠智力低下,甚至不能發展出語言能力,缺乏情感。
當沐眠六歲時還不能開口說話時,所有治療師都放棄了對沐眠的語言能力訓練。
然而只有沈希音沒有放棄,她那時只是個高中生,不懂那些高深的訓練技巧,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在沐眠面前重復簡單的字詞,哪怕她并不會給出任何回應。
后來奇跡般地,沐眠竟然真的開口說出了第一個字。而現在,沐眠已經基本能做到跟人無障礙溝通。
這個過程漫長而艱難。
沈希音很清楚,沐眠能恢復到這個樣子,已經是個奇跡。
沐眠永遠不可能成為正常人。
無論經過多少訓練,她還是沒辦法有正常人的情感。
“小眠,你是天才,天才總會跟別人有些不一樣。”
“我還是想當你這樣的正常人。”
沐眠一直很羨慕沈希音,姐姐有愛她的父母,有很多朋友,不用一個人躲在角落里,也不會成為別人的累贅。
沈希音知道沐眠想要成為正常人的原因——沐眠固執地認為如果她的自閉癥痊愈了,她的媽媽就會回來找她。
“小眠,很抱歉,之前是我的錯,我不應該藏起你媽媽的照片。你有權利去找你的媽媽。”
半年前,沐眠在沈希音的房間找到了沐眠媽媽的結婚證和一疊照片,里面有一張照片,是她媽媽抱著一個小嬰兒,眼神里充滿愛意。
這張照片推翻了沐眠對她媽媽的評價——一個拋棄自閉癥孩子的狠心女人。為此沐眠跟沈希音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并且離家出走。
沐眠突然打斷她的話,“我現在不想找她了。”
“為什么?”沈希音有些意外,“你回國不是為了找到你媽媽嗎?”
沐眠想起了陳輝,他做了那么多罪惡的事,只是為了得到虛幻的愛和認可。
“照片還給你,”沐眠從衣服口袋里掏出那張和媽媽的合影,她不舍地看了一眼,然后遞給沈希音,“我覺得你是對的,我不應該去打擾她現在的生活,也不應該讓她打擾我的生活。”
沈希音很意外沐眠的轉變。其實她很不希望沐眠見到那個女人,因為那對沐眠可能會是沉重的打擊。
“小眠,我們搬家吧。這里隔音不好,而且離你上班的地方太遠了。”沈希音合上沐眠的日記,“我已經在你們市局附近買好房子了,我們這幾天就搬過去吧。”
“你也要留在這里嗎?”沐眠有些意外,“那你的工作怎么辦?”
“我有位學姐開了一家心理診所,她想要我回國幫她,我已經答應她了。”
沈希音見沐眠情緒低落,又補充道:“小眠,你不是我的累贅,你是我的親人,無論發生什么,我都不會拋棄你。”
沈希音知道沐眠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她總是一遍遍地告訴沐眠,有人會堅定地愛她。
“我也不會!”
沈希音倒是希望沐眠可以拋棄她,這樣沐眠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