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們講究“肉爛在鍋里”,兄弟鬩于墻而外御其侮。
即便是大唐覆滅,漢人的這種風骨依舊不絕,倒是那些個沙陀人、女真人,“兒皇帝”做得有滋有味,“寧予友邦不予家奴”更是令人切齒痛恨……
祿東贊明白,只要房俊展示出他的堅決,那么不管朝堂上的那些個官員心里到底怎么想,都只能站出來予以支持。
漢人什么都不怕,最怕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承受子孫后代的唾罵。
他們反抗暴政、刺王殺駕有若家常便飯,只要能夠名垂青史,生死存亡等閑事耳。反之,若是讓他們賣國求榮、奴顏婢膝,那是寧死也不肯的。
……
祿東贊一張老臉陰沉似水,狠狠的瞪著房俊,忍著怒氣道:“二郎可是在威脅老夫?”
房俊兩手一攤,道:“這話如何說起?咱倆忘年之交,如今又是私下相處,自然要真誠以待。某不過是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一腔赤誠可鑒日月,大相為何如此激動?不過話說回來,您若是認為某在威脅您,那就當是威脅您好了,您若是實在不爽,可以即刻返回吐蕃,率軍前往西域截斷絲路,任由安西軍孤立無援全軍覆滅,然后與阿拉伯人坐地分贓,共同染指西域。”
祿東贊怒道:“爾真當吾吐蕃不敢?”
房俊為他斟酒,毫不在意道:“您當然敢,那位吐蕃贊普更是當世梟雄,豈能畏懼大唐,害怕大唐的報復?即便是東征之后,大唐調集百萬大軍逆勢而上攻入高原,吐蕃照樣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吧?”
祿東贊沉吟不語。
他知道房俊只是嚇唬他,既不可能當真舍棄一切官職前往西域募兵對抗阿拉伯人,大唐更不可能調集百萬大軍攻打吐蕃。
因為地勢之力,吐蕃攻打大唐乃是居高臨下,占盡地利之優(yōu)勢,而大唐若是想要反攻吐蕃,卻必須逆勢而上,困難加倍。再者說,無論東征是否順利,高句麗能否覆滅,這一戰(zhàn)都是大唐凝聚了全部國力的傾力一擊,此戰(zhàn)之后,絕無可能再有余力發(fā)動一場規(guī)模十倍于東征的戰(zhàn)爭。
大唐固然富裕,但兵械維修、糧秣征繳、兵員調動都是需要時間慢慢積蓄的,遠未達到可以連番爆發(fā)超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地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