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竟唐軍之前曾展示過可將城墻炸塌的火器,誰知道他們哪一次是佯攻,哪一次忽然又來真的?萬一自己這便一時疏忽大意,被唐軍炸塌了城墻直接沖進城來,那可就萬事皆休,根本不可阻擋。
漢人自古以來就會打仗,更是能人輩出,總結出無數兵法,虛虛實實的那一套玩得爐火純青。這一刻大意了,下一刻就得遭受中計之后的代價……
連續三日,唐軍都會在傍晚之時渡過大清河,向著山城發動侵擾性的攻擊,又是猛烈一些,唐軍會沖到城下埋設火藥,轟然作響之后煙塵沖天,城墻被炸毀一個豁口,嚇得城內的守軍急忙前往豁口處試圖堵截唐軍攻入城中。
然后唐軍并不攻擊,猶若潮水一般退得干干凈凈。
有時候干脆就只是虛應故事,嗚嗚的號角吹得人心頭發麻、頭皮發緊,然而只是在城下繞一圈,便即退去……
守城高句麗軍苦不堪言。
唐軍人多勢眾,數倍于己,大軍輪番拉到城下佯攻,其余部隊輪換休整。可高句麗守軍就那么幾萬人,戰斗力較之唐軍低了不止一個檔次,哪里敢托大?必定是全員動員,唯恐唐軍哪一次假戲真做,趁其不備殺入城中,那可就萬事皆休。
然而即便是知道唐軍故意以這種襲擾之法,消耗自己的士氣、精力,可高句麗守軍卻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因為這更能夠說明唐軍的猛攻或許就在下一次襲擾之時……
……
襲擾戰的第三日,五月初一。
傍晚。
李二陛下頂盔貫甲,全副武裝的站在大清河北岸,身邊禁衛盔頂的紅纓在夕陽殘照之下殷紅如血,肅立如林。
看著一隊一隊的兵卒從大營中開出,緩緩集結在北岸,水師幾艘艦船沿著河道逆流而上,停在一處略窄的河道處不緊不慢的架設浮橋。
更遠處,夕陽的余暉照耀得寬闊的河面血光粼粼,在目光難及的入海口處,無數船艦已經集結完畢,船桅如林,白帆如云,只等著天色完全黑下來,便會溯流而上鋪滿整個河道,架設浮橋協助大軍渡河,然后以火炮攻打城池,為大軍助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