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李二陛下的三位嫡子當中,李承乾身為太子,乃是此次“兵諫”之目標,關隴門閥急欲除之而后快,魏王李泰、晉王李治則寧死不肯坐上儲君之位。若想達成兵諫之目的,并且理所應當?shù)膹U黜東宮,將江南士族、山東世家盡皆死死壓制甚至驅(qū)除朝堂,那就只能在李二陛下庶子之中擇選一人,承繼大位。
雖然三位嫡子尚在卻扶立一個庶子上位,實乃名不正、言不順,可眼下哪里還能顧忌那些?
總要將此番兵諫之緣由坐實才行,否則關隴門閥將盡皆成為叛逆……
至于太子、魏王、晉王尚在,齊王是否能夠坐穩(wěn)大位,那只能以后再說,即便那三位或是染病或是謀逆或是出了什么意外,大抵是與關隴門閥無關的……
……
“回趙國公,陰弘智乃是齊王府長史,平素都在齊王府內(nèi)。”
長孫無忌頷首,道:“派人前行一步,讓陰弘智在齊王府門外等著,老夫先與他說幾句話,而后與其一同覲見齊王。”
“喏!”
當即有人騎上快馬,先行一步前往齊王府,長孫無忌則坐上馬車跟隨在后。
馬車在街巷之上穿行,天下大雪紛紛,街上行人慌亂,不少里坊燃起大火,叛軍于坊內(nèi)擄掠奸淫,百姓倉惶逃竄,不少人被迫逃到街上,卻又遭遇一隊隊叛軍入城前往皇城,或是被驅(qū)散或是遭殺戮,整個人喊馬嘶,血流成河。
長孫無忌坐在馬車之內(nèi),蹙眉看著這一幕幕慘狀,有心制止兵卒的放縱,但想了想,卻也只得作罷。
這些“義軍”皆是關隴各家的奴仆、家兵,只有少數(shù)正規(guī)軍,這些家奴甚至沒有資格成為府兵宿衛(wèi)京師、衛(wèi)戍邊疆,更不懂什么軍規(guī)軍紀,之所以敢沖入長安圍攻皇城,不過是家主之令而已。
在家奴眼中,唯有家主,并無皇帝。
什么國法軍紀在他們眼中形同虛設,唯有這般放縱恣意,才能激起心中的兇狠之性,保持旺盛的士氣。若是以軍規(guī)軍紀予以約束,反而束手束腳不知所措,必然士氣低迷。
與皇城內(nèi)的東宮六率作戰(zhàn),沒有高昂的士氣怎么能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