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宇文士及沒有砰茶杯,愁眉不展,沉聲道:“太子殿下有些不大對勁。” 這回長孫無忌沒有追問,而是看著宇文士及,等著他自己說。 宇文士及將方才太子殿下的神情、言語思慮一遍,愈發覺得不可思議:“按理說,無論咱們還是東宮,在面對李績威脅的時候,和談是最好的辦法,不僅可以消弭彼此之間這場注定損失慘重的兵變,也可迫使李績放棄一切野心,老老實實回歸長安。” 他似乎并非向長孫無忌剖析什么,而是通過語言將自己心里的疑惑道出,能夠更清晰的梳理、歸納,因而,他頓了一頓續道:“房俊此番悍然開戰,明顯是想要將和談徹底破壞,可是如此一來咱們勢必重現之前鏖戰不休之場面,東宮哪里敢言必勝?更何況李績陳兵潼關虎視眈眈,其目的叵測,萬一心生歹意,東宮無論勝負都將死無葬身之地……房俊是個蠢貨么?顯然不是,可他偏偏就這么干了,最不可思議的是,為何太子還會堅定的支持他?” 放著可以從容收拾殘局,而后順利的路子不走,偏要嘗試那條注定荊棘遍布、不知其終點于何處的險徑,這已經不是聰明亦或愚蠢的問題了,其背后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 尤其是房俊之強硬更是在上次前往洛陽面見李績之后愈發展現…… 長孫無忌順著宇文士及的思路,也覺得很是不合情理,沉吟道:“或許,李績曾給于房俊什么承諾?” 宇文士及斷然道:“絕無可能,即便李績肯給,可他的承諾又豈能比得上太子的承諾?房俊效忠太子,太子對其更是推心置腹,寵信無以復加,天底下再也沒有比太子繼位對房俊的 房俊的好處更大。” 似乎陷入了巢臼之中,連長孫無忌也直了直腰。 先前他還以為宇文士及是聰明人的毛病犯了,自以為頭腦聰明所以遇事便是想太多,分明簡單的事情卻腦補出無數匪夷所思之理由……可現在他也愈發意識到事情大不對勁。 人的行為終究是要“趨利避害”,也就是逐利而行,名也好、財也罷,總得有利可圖。房俊之行為卻與這一點并不相符,因為和談之后的利益要遠遠大于繼續打下去。 就只是為了胸腹之中一股浩然正氣? 那是傻子才會干的事兒……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房俊放著和談不干,非要拖著整個東宮與關隴拼一個你死我活? 兩人蹙眉沉思,腦海之中閃現過無數種理由,卻被自己一一否定。 良久之后,長孫無忌長長吐出一口氣,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拈起茶杯湊到唇邊才發現茶水已然徹底涼了,放下茶杯,道:“暫時別想那些了,眼下當務之急,一方面要繼續和談與之虛與委蛇,一方面則調度天下門閥的軍隊圍困長安,能和談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便必須以雷霆之勢一舉覆亡東宮!” 絕頂智謀使得他意識到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最初的預想,如今的局勢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任何一個決定甚至都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所以他果斷放棄關隴的掌控,愿意將和談的主導交給宇文士及,使其盡快促成和談。若是不能,則做好最后的準備,擇選時機發動圍攻,畢其功于一役,以免夜長夢多。 至于李績,暫且放在一邊吧,畢竟若是和談崩裂,那么唯有將東宮徹底擊潰,才有資格去思忖如何解決李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