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十三章 虛虛實實-《天唐錦繡房俊境界》
第(3/3)頁
兩人沒有蹬車上馬,房俊撐起雨傘,笑道:“哪里用得著安插眼線?如今江南氏族最大宗的收入便是來自于海貿,我只要喊一聲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信不信那些氏族哭著喊著前來報信?晉王太天真,蕭瑀也湖涂,渾不知現在的江南,早已不是當年敢于抱團拒絕隋煬帝的江南。”
隋末亂世因何而起?
有人說是隋煬帝橫征暴斂,有人說是隋煬帝窮兵黷武,有人說是他征發百萬民夫開鑿大運河……但諸般原由之中有一條公認的,那便是營建東都洛陽乃亂世開啟之征兆。
楊堅稱帝,定都長安,但當時漢長安城舊址早已破敗,地域狹小、水污嚴重,故而于東南龍首原方向建筑新城,取名大興城。大興城之修建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堪稱拼盡舉國之力,建成之后容納人口數十萬,成為當時天下第一大都市,大隋帝國的政治、經濟中心。
然而等到楊光即位,可以便要放棄這樣一座雄城,遷都洛陽?
事實上,楊光亦是不得已而為之。彼時塞北突厥昌盛,控弦之士數十萬,鐵蹄錚錚連年寇邊,加之吐谷渾崛起,大隋整條西北戰線每日里風聲鶴唳,一旦某處防線被突破,敵軍鐵騎可迅速直抵長安城下,亡國之危令隋煬帝夜難安枕。
而大隋內部,關隴門閥早已發展成為一個幾乎壟斷朝廷官員晉升通道的龐然大物,軍政皆在其掌控之下,一言可行廢立之事,除卻逃出長安遷都洛陽,隋煬帝又能怎么辦?
但即便如此,隋煬帝也未能擺脫關隴之威脅,山東氏族對其不冷不熱,只能不斷南下尋求江南氏族之幫助,以此對抗關隴門閥。
然而當時的江南氏族空前團結,寧愿偏安一隅,也不愿參與隋煬帝與關隴門閥的政治斗爭,數次拒絕隋煬帝……
為何當時的江南氏族寧愿不要入主中樞的利益,也守著江南之地偏安一隅?
因為利益。
當時的江南尚未完全開發,處處池沼瘴氣,不可與中原相比,但那些自永嘉之禍后衣冠南渡的門閥世家們早已在此扎下根,通過結盟、聯姻等等手段形成一個堅固無比的利益集團,將江南牢牢掌控手中。
與其前往關中與關隴門閥打生打死,何如守著江南溫暖之地?
但眼下又自不同。
海貿帶來的龐大收益早已超過土地所產出,成為江南氏族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他們或許有著入主中樞、把持朝政的野望,但怎能不與房俊暗通款曲、互通有無?
程咬金面色嚴峻,緩緩吐出一口氣。
晉王自以為能夠得到山東、江南兩地門閥的鼎力相助,進而成就大業,事實上這兩地門閥內部早已千瘡百孔,未必能夠全力相助。
而一旦這兩地門閥遭受一次強力打擊,損失慘重,極有可能改弦更張,甚至將晉王綁縛起來交付給長安也未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