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身為李二陛下的嫡長子,自幼被李二陛下寄予厚望,“玄武門之變”后馬上被金典冊封為皇太子,可曾一度被朝野上下贊譽“豐姿岐嶷”“仁孝純深”,但這樣的好日子其實并不長。
隨著年歲漸長,天資不足的缺點便顯露出來,時常被諸位東宮帝師呵斥,認為其學業不精,使得李承乾自卑浮躁、性格叛逆,不時有不敬師長的風聞傳出,導致李二陛下不滿。
其后魏王李泰與其爭儲,屢屢設計陷害,更加令其被動倉惶、處處受制,動輒舉止失當,李二陛下厭惡愈深。
直至遭受長孫沖陷害落馬致使腿部殘疾,所有的圣卷幾乎全部失去,若非文德皇后憐愛長子,怕是太子之位早已廢黜。即便如此,待到文德皇后殯天,李二陛下易儲之心已經逐漸不可遏制。
這種擔驚受怕、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誠惶誠恐一日一日熬過來,對于天資一般、性格軟弱的李承乾來說簡直每時每刻都是煎熬,隨時都有可能精神徹底崩潰,做出一些不可理喻之事來宣泄自己的恐懼和憤滿。
所幸,在他最為艱難的時候,得到房俊不遺余力的支持,這使得他不僅對房俊感激涕零,更在心理上極為倚重……
他信不過別人的忠誠,也信不過別人的能力,所以每每有大事必然征詢房俊的意見,且幾乎言聽計從,從無違背,然而現在這一點卻遭受旁人設計,險些給房俊遭致攻訐唾罵。
好在能夠及時察覺,并未造成惡劣后果……
不過李承乾看了房俊一言,有些遲疑,然后苦笑道:“但當下局勢動蕩、人心惶惶,若孤對劉侍中予以苛責,只怕愈發使得朝廷上下誠惶誠恐,并不妥當。”
劉自雖然出了個餿主意,心思也不正,但若是僅憑這樣一個并未造成惡劣后果的諫言便予以申飭,未免說服力不夠。而且劉自之前與江南、山東門閥結成一派,如今轉投自己門下,豈能苛責?
哪怕只是做樣子,也不能讓那些有意投靠過來的文臣武將們心生抵觸。
權當是千金買馬骨吧……
房俊自然無異議:“殿下明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