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既然房俊提議,李承乾馬上跟進,目光灼灼的看著李勣,沉聲道:“衛公與二郎素來欽佩英國公,孤亦對英國公信重有加,此事當由英國公全權負責,母要使孤失望。” 李孝恭也道:“懋功責無旁貸!” 事已至此,李勣還能說什么呢?他不可能站到晉王那邊去徹底反對太子,所以無法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總歸還是多向著太子這邊一點。 而這也未必不是他認為最理想的局勢…… 遂頷首道:“既然殿下與諸位同僚信任,吾豈敢推卸?眼下局勢紛亂,各軍立場不一、無法揣測,所以必須對關中各地之駐軍嚴密監視、防備。如此一來,長安城中的兵力便過于臃腫,而周邊防御略有不足,可由東宮六率向北移動,沿驪山、渭水一線布防,防止敵軍突入長安,城內的左武衛則全體出城,分別于咸陽、鄠縣、盩厔一帶駐扎,嚴防關中各地駐軍當中有陰謀叛逆者伺機破壞,城內交由禁軍與‘百騎司’負責,宿衛玄武門的重任,依舊交由江夏郡王率領右屯衛……” 顯然他早有謀略,此刻見到不能推卸,遂當場將布置道出,不過場面卻很是凝重,幾乎所有人都目光都若有若無的看向程咬金。 相比于李勣迫于無奈的坐山觀虎斗,程咬金率領大軍戍守長安卻任憑叛軍入城勐攻太極宮之行為,不僅比坐觀成敗還過分,甚至對晉王有明顯傾向。 如今將其調出長安,等于徹底斷絕程咬金的小心思,這個“混世魔王”豈能同意? 背地里程咬金與晉王那邊眉來眼去,卻也瞞不過遍布長安的“百騎司”…… 孰料,程咬金對于這個廢其武功的安排居然全無排斥,當即頷首道:“末將遵令,定會盯緊關中各地駐軍,自西渭橋開始,絕不容許有一兵一卒迫近長安。” 殿內肅然,誰都沒想到程咬金竟然如此痛快的答允撤出長安城,難道這位一開始所打的算盤都不計較了? 轉而又都看向李勣。 都知道李勣在軍中威望絕倫,早已超越李靖成為軍方第一人,對貞觀勛臣更是有著超強的影響力,但卻也料不到他這邊剛剛向太子透露依附之意,程咬金便緊隨其后、接踵而來…… 若能得這兩人盡心輔左,晉王叛軍何足道哉? 李靖也道:“東宮六率已經有兩支部隊沿著廣通渠逼近潼關,迫使叛軍不能從容布置,老夫隨后便將全軍陳列與渭水、驪山一線,嚴密監視叛軍行動,絕不會使其突入長安,壞了大事。” 李勣頷首,又看向李道宗,道:“左屯衛剛剛組建,與右屯衛一起受郡王您節制,還請按兵不動,無論何等情形之下都要確保玄武門之安全。” 一直沉默不言的李道宗緩緩頷首:“定不負所托。” 李承乾眼瞅著數支部隊安排妥當,將長安圍得水泄不通,心中歡喜,連日以來的擔憂略有排解,振奮道:“諸位精忠報國,實乃國之棟梁,還望與孤一道繼往開來,將先帝一手創建的盛世延續下去、再創輝煌!則天下之大,孤與諸君共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