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是嚴謹的政治權力也不過是鏡中之花、無根之木,唯有軍隊才是帝國主權的象征,畢竟,刀把子里頭才會出政權?!?br> 劉仁軌如是給出結論,自然也是“剽竊”房俊之言…… 鄭仁泰沉默稍許,問道:“為何門閥私軍不能在門閥的滋養之下發展壯大,反過來維護門閥政治?” “軍隊的戰斗力在于訓練,在于裝備,在于戰略……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信仰。門閥私軍的信仰在于門閥,為了門閥而戰,他們看上去不懼犧牲……但也僅只是看上去而已。崔氏私軍實則已經臻達門閥私軍之極致,然而在右武衛面前卻猶如螳臂擋車、不堪一擊,頃刻間便被碾為齏粉,這是因為右武衛當中的兵卒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為了帝國而戰,為了華夏而戰,這份胸襟氣魄得到九州龍氣、華夏氣運之滋養,如何是自知一地一隅的門閥私軍所能相提并論?譬如你我,當你為一家一姓之利益而戰,蠅營狗茍、錙銖必較,你的身后是你滎陽鄭氏;然而當我們為了帝國疆域、外御其侮而戰,我們的背后是整個帝國,胸中自有九州鼎器、家國天下!” 胸懷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成就。 當一個人為了國而戰,為了億萬黎庶而戰,他近乎于無敵,縱然可能在一場戰斗之中隕落,但他的魂靈卻永生不滅。 哪怕只是 怕只是大字不識的販夫走卒,當他身處其間,自然也會被那磅礴的氣勢所感染,無怨無悔的投入其中。 鄭仁泰默然不語,劍眉緊蹙。 這是他從未曾聽過的論述,顛覆了他早已形成的價值觀,但聽上去卻似乎很有道理…… 家,國,天下。 個人之成敗得失、榮辱生死在廣袤的神州大地、傳承萬年的華夏血脈面前,算得了什么呢?無數次自死亡邊緣掙扎回來的鄭仁泰深切明白精神上限無有止境,越是心懷無畏,越是能爆發出極強的戰力。人身處于那等狀態之中,拋卻生死榮辱,胸中唯有神州天下、億萬黎庶,誰又能打敗他呢? 劉仁軌起身,在親兵服侍下將甲胃一件一件穿在身上,胸甲、掩膊、铔鍜、肩吞、、臂鞲、腹吞、袍肚、裈甲、鶻尾、吊腿、拕泥遴……每一個部件都一絲不茍穿戴整齊,正是水師軍中平素要求最為嚴格的事情。 戰力不濟死于戰場這是沒法子的事情,但若是因為自己懶惰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而死在戰場上,這是最為低級的失誤,袍澤或許會同情你,但更多的則是嘲諷,甚至將你的名字當作反面教材一代一代的警醒后來者,這是絕對難以忍受的事。 最后將一柄橫刀挎在腰間,劉仁軌放下面甲,道:“走吧,傳令全軍開拔,奔赴銅人原與右武衛會師,而后合兵一處向南挺近,咱們得給晉王殿下一些急迫感,讓他趕緊奔襲長安,將這場戰爭快速終結?!?br> 此番自江南一路向北,沿著運河掃蕩捭闔,連破江南私軍、鄭氏私軍、洛陽、函谷關、潼關,兵威壓制整個關東,“劉仁軌”之名響徹天下,正好趁機進入朝中實現自己的必生抱負,為了這一日早些到來,他有些迫不及待。 鄭仁泰默然跟在其身后走出營帳。 相比于整場戰爭的勝負,崔氏私軍的覆滅所帶來的震撼顯然更加令鄭仁泰感同身受,若非他識時務見勢不妙馬上改弦更張,恐怕現在的崔氏就是鄭氏之前的下場。 曾經榮耀輝煌足以左右皇權歸屬甚至逐鹿中原的門閥世家,雖然在這場戰爭之中依舊舉足輕重,卻動輒遭受滅頂之災,慘遭屠戮,也從側面驗證了劉仁軌剛才的一番話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