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實際上,艾伯特先生患有了微笑抑郁癥,他從不因自己的生活缺乏激情,而感到疲倦厭煩,他壓根就沒有意識到。
生活就像是第一張被印刷的紙,疊起來厚厚的,一看,一模一樣,沒有什么區別。
艾伯特先生有一種憂郁,這份憂郁他說不上緣由,偶爾會覺得人生虛無。
直到。
某個普通的傍晚,他下班回家,聽到了街邊少女的演唱。
這是一位年輕的修女,唱法稚嫩,與蒙德流行的吟唱和合唱方式不同,節奏輕快、旋律帶感。
讓艾伯特先生被深深吸引的,是少女想要表達的感情。
竟是如此的溫柔治愈。
艾伯特先生不知不覺間,淚流滿面。
此后,他成為了芭芭拉的忠誠粉絲,每一場演出,無論付出任何代價,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要到達現場。
老板阻攔。
揍之。
艾伯特先生喜歡芭芭拉小姐唱歌時流露出的笑容,如同圣光,將累計的枯燥生活所造成的心靈灰暗洗禮。
在艾伯特先生看來,芭芭拉小姐是他生命之中最美好的光,如此的可愛、如此的動人、如此的圣潔……
艾伯特先生深深地熱愛他的家鄉蒙德,因為芭芭拉小姐居住在這里,他很少去西風大教堂,自從迷上芭芭拉小姐后,艾伯特先生更不會去西風大教堂了。
因為,西風大教堂因芭芭拉小姐而無比的神圣,凡夫俗子的他怎敢踏入,不過,游走在教堂門外,艾伯特先生都覺得空氣之中充滿了芳蜜。
這里提一句,請不要覺得艾伯特先生喜歡芭芭拉,那種男女之愛。
這對艾伯特先生來說,十分的失禮。
艾伯特先生對芭芭拉的喜愛,近乎信徒對神明的崇拜。
沒有想過把偶像占為己有,艾伯特先生創立粉絲應援會,為了的是讓芭門的光播撒,讓更多的人知曉美好的芭芭拉。
這些年里,艾伯特先生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一起為芭芭拉組織應援活動,各種方式都唱過去,但總覺得差了點什么,無法宣泄心中那滿了的熱情。
今天,在偉大的神明芭芭拉小姐見證下,艾伯特先生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應援方式。
那就是手中的熒光棒。
聲嘶力竭的揮舞著,艾伯特先生認為他手中的棒棒不是棒棒了,而是一把寶劍,他是在揮舞寶劍,披荊斬棘,為信仰的芭門奉獻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熱愛者,很快的組成整齊劃一的陣型,跟隨丘丘面具男的動作。
外加上舞臺上還有元素燈光照射,申鶴和麗莎施展元素特效,冰花與雷光,幻影重重,夢幻非凡。
演唱會的氣氛逐漸推上巔峰。
不是芭芭拉粉絲的人聽到高地廣場傳開的動靜,也去湊熱鬧。
林野做了十幾遍打call動作,見到芭芭拉的粉絲都學會了,他悄悄的退下,深藏功與名。
林野找到申鶴,對方剛結束手中的工作。
林野拉著申鶴,偷偷摸摸的爬上風神像上。
風神像可是特等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