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街道兩旁,早已擠滿了前來觀看的人群。他們揮舞著彩旗,拋灑著花瓣,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孩子們興奮地在人群中穿梭,好奇地打量著這位新晉的狀元郎。商販們也不失時機地擺出了小攤,售賣著與科舉有關(guān)的紀念品,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歡樂和喜慶之中。
隨著鑼鼓聲的響起,夏繼溫緩緩地騎著馬,沿著鋪滿鮮花的道路前行。他的心情無比激動,但又盡力保持著狀元的莊重和威嚴。他知道,這一刻,無數(shù)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他不僅代表著自己,更代表著大周王朝的文采風流。
沿途中,不時有人高聲呼喊:“狀元郎!狀元郎!”夏繼溫微笑著向人群揮手致意,心中對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充滿了感激。他想到了昔日的荊國,想到了那個在客棧中與他暢談科舉的李慕白,還有那些在備考的人們。他知道,大周王朝推出的科舉制度將是一個絕佳的政策。
游街示眾結(jié)束后,夏繼溫被迎入了朝廷安排的通道,直接被送入了大周王朝的皇宮。他將在那里面見當今王朝陛下,他這個狀元和其余前十名舉人一同參加朝堂的殿試。
大周鎬京皇宮內(nèi),孟曉山端坐龍椅,翻看本次科舉的前十名資料。
當看到榜首的名字‘夏繼溫’時,他不由一愣,難道這是重名了,還是真的夏叔叔。
秦淵見孟曉山對榜首似乎有些關(guān)注,不由說道:“陛下,本次科舉文考主要以如何安邦定國為綱,那榜首夏繼溫的答卷確實出類拔萃,其文采斐然,見識獨到,對于治國理政有著深刻的見解。”
秦淵非常滿意夏繼溫的答卷,他不余毅力地道:“他答卷中心在于安邦定國之道,首在于民。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真正安定。應(yīng)該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保障糧食供應(yīng);加強教育,提高民眾素質(zhì);同時,還要注重法治建設(shè),維護公平正義。”
孟曉山聽后,心中更加好奇,他想要親自見見這位榜首的才子,看看是否真是自己一年未見的夏繼溫叔叔。
大周王朝殿試開始,只見有內(nèi)侍高喊:“宣狀元夏繼溫及前甲十人進殿!”聲音洪亮而莊嚴,回蕩在宏偉的皇宮殿堂之中。
夏繼溫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氣,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了大殿。他的目光直視前方,神情莊重,盡顯老學究之姿。
其余十人也不失禮節(jié)地跟隨其后,個個衣著華麗,氣度不凡。他們中有的是世家子弟,有的是貧寒出身,但此刻他們都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準備接受皇帝的親自考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