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錢副團長和鐘參謀長也在李云龍身邊看著。
李晉寫的訓練方式,很多都跟八路軍的步兵操典不一樣。
而且每一種訓練方式他都畫了栩栩如生的小人圖做示范,更是詳細解釋每一種訓練方式能做到的鍛煉。
看的幾人連連點頭,當他們看到三三制戰術時,更是看的入迷,這戰術,上級早就有人提出來了,但是目前并沒全部普及,因為還不夠完善。
而李晉這本里寫的,竟然是將這戰術給完善了。
三人戰斗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由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斗小組行動
避免敵方密集火力的殺傷,強調以密切的協同,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達到最小傷亡。
戰斗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后,呈三角陣型,三個戰斗小組組成一個戰斗班,三個戰斗班組成一個戰斗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
戰斗班一但展開,士兵根據組長或班長指令隨時變換戰斗隊形,戰斗群展開后用“口語“、“手語“、“軍號來傳達。
一個總數27人的戰斗群完全展開可以覆蓋800米寬的戰線。
而且兵力較為分散,即使敵軍用炮火攻擊,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傷亡。
李云龍和兩人對視了一眼,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自然能看出來,這方式,確確實實是被李晉給完善了。
可是,這怎么可能?!
“李晉,這三三制戰術是你完善的嗎?!”李云龍問道。
“不是,當初去縣城時,遇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跟我提的,后來我在根據將他說的寫了下來。”李晉說道,他早就想好了怎么解釋。
弄出訓練方式提高戰斗力還好說,但是三三制戰術涉及的方面,沒有一定軍事才能,不是極度了解的情況,想把它完善,還是很難的。
“那個人是什么人?!”李云龍追問起來。
“不認識,當時是搭老鄉的牛車時遇到的,然后我跟他閑聊了幾句,提到打仗時,他就提到了這個,
說是以密集隊形進攻,傷亡太大,但如果換成三人一個戰斗小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