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重寶-《一品江山》
第(2/3)頁
小妹的法子很巧,她先用兩個月的時間,按部首和筆畫做好了‘部首檢字表’,然后開始將字按音序重排,每排定一個字,都編上序號,標注在檢字表中相應的字旁。這樣每日排二三百個,再填進表中,也不算太累.半年不到,便把陳恪一直望而生畏的工作完成了。
陳恪當時就佩服的五體投地,把小妹抱起來轉了好幾個圈圈,在他看來,這已經是極好極好,可以準備付梓了。小妹卻冷靜指出:“還應該有簡單的注釋,不然效果會大打折扣。”
“算了,算了,”陳恪搖頭道:“這份艱巨的工作,還是交給那些學者去做吧。”
小妹卻不同意,她認為最具創造性的工作都完成了,剩下的只是機械的填充……《廣韻》中每字都有注文,直接照搬即可,只是耗費時間而已……如果這件事自己不做,豈不被別人摘了桃子?
在小妹看來,字典不是其它的書,人們只注重實用性,不會去管這創意源自于誰。誰編的完善、實用,誰的字典就會賣得好,所有的功勞與贊譽就會落到誰身上。
小妹的遠見,讓陳恪避免了替人做嫁衣的悲劇。但機械性的工作,也依然要耗時日久……好在心思細膩的小妹,在初稿中便給每個字都留了白,只要慢慢填寫就是。
在陳恪的堅持下,兩人便你一天、我一天的輪流填寫。遇到《廣韻》上明顯有錯或者語焉不詳的地方,還要參照《爾雅》、《十三經注疏》這樣的權威書進行修改。蘇家兄弟和宋端平也會參與進來,不僅給出意見,還時常執筆幾日,讓他們能有休息的時間。
大出意料的是,這項工作足足用去他們兩年時間,到去年冬里,才終于完成了浩繁的注釋工作。最后的檢查修訂,小妹便一力承擔起來,她說女孩子心細,正適合做這件事。
修訂也同樣耗時日久,陳恪原以為,怎么也得一年時間——卻不成想,才剛剛三月里,小妹便把終稿擺在了他的面前。
想到自己這數月來,因為長期作戰產生的厭煩情緒,幾乎對小妹的工作不聞不問,陳恪便感到羞愧難當,心里滿是對這女娃娃的疼惜。但感謝的話到嘴邊,卻又轉成責備道:“這得少睡多少覺、多費多少心力?怪不得今年以來愈發清減,你不要命了么?!”
“人家著急呀……”小妹本來等著夸,誰成想又挨了訓。頓時泫然欲泣道:“三哥又不像我二哥那樣精擅詩賦,我想這本《字典》,同樣能幫你得到那些達官貴人的賞識。”
剎那間,一種強烈的感動梗在陳恪心間,震撼又溫暖。
~~~~~~~~~~~~~~~~~~~~~~~~~~~~~~~~~~~~
陳恪終于明白,原來小妹是在替自己著急。她最后那句話,可歸結為兩個字——干謁。還得從上次科舉說起,陳希亮及第了,蘇洵卻又一次落第。數度打擊之下,蘇老泉未免心灰意冷,不想再進科場。在外游歷一番后,他回到青神縣,把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到培養兩個兒子成才上。
于學業,二蘇已是青勝于藍,不需要他操心。蘇洵的精力,都用在了為他們科舉鋪路上,他采取的辦法,就是拜謁高官名人。
所謂拜謁,乃是士人積極拜見名公鉅卿,向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旦獲得大人物的推薦信,一介寒生便可立即揚名立萬,甚至還沒舉行科舉,便已確定被錄取。
雖然從慶歷元年起,各級科舉考試,全都采取‘糊名謄錄’制,大大遏制拜謁行卷之風。但向名公鉅卿投贄拜謁,仍是下層士人躋身士林的重要途徑。否則,即使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也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難得時人知曉、認可,蘇老泉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志丹县|
泗阳县|
五家渠市|
靖西县|
汉中市|
丽江市|
澎湖县|
新竹县|
本溪市|
盘锦市|
肥城市|
太康县|
灵川县|
绍兴市|
桦川县|
吉木萨尔县|
子洲县|
方城县|
如皋市|
湟源县|
陈巴尔虎旗|
邮箱|
麦盖提县|
嘉鱼县|
乌拉特前旗|
黔西县|
菏泽市|
阆中市|
裕民县|
额济纳旗|
清远市|
三原县|
吕梁市|
莱芜市|
青神县|
岫岩|
钟祥市|
玛多县|
瑞丽市|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