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余文帥-《一品江山》
第(2/3)頁
~~~~~~~~~~~~~~~~~~~~~~~~~~~~~~~~~~~
陳恪頭帶黑幅巾,身穿短袖皂衫,背著書箱,風塵仆仆,一副逃難書生的模樣。他身后遠遠綴著個戴著斗笠,腳踏木屐、手持禪杖的游方僧人,自然是玄玉和尚。
兩人形同陌路,一前一后到了碼頭,搭一艘往北去的民船,行駛出去一日,也沒見到有打著帥旗的官船經過……對于大宋朝文官來說,面子是第一位的,所以不可能有暗渡陳倉的情況出現。
陳恪便在湘潭碼頭下了船,這里是湖南排岸司的駐地,有沿江二百里內最大的官驛。如果南下的官員要停船休息的話,他估計八成會選擇這里。
一到碼頭上,就發現許多兵士和官差在忙著打掃布置,上前裝作好奇的一問,果然是要迎接大官。他又去驛館投宿,卻被拒絕說,有接待任務,暫不對外開放。
陳恪只好又拿出一枚金錢……他已經弄清楚了,據說拿著這種刻著‘邵’字的金錢,就可以請天下第一卦神邵雍算一卦。說起那邵雍,實在太神了。比如你寫個字或者讓他看看相,他就能知道你一生的命運;他起一課,甚至可以算出未來天下大勢……以至于他的掌故,陳恪都當神話聽,可是上至王公、下至走卒,全都深信不疑。
據說邵雍散出去的金錢極少,有人千金而求、多年不得,只是不知為何會對他青睞有加,一下給了七枚。
效果果然立竿見影,驛丞馬上收拾出自己的住處讓他住下,只是叮囑他,萬萬不可出門。
陳恪在驛丞小院里,只住了半天,便聽得外面人喧馬騰。他早從院中晾衣架上,順了身吏服備著。馬上換了,推門出去,便見驛卒們都急著往外走。他便矮矮身子,也低頭跟了上去。
待跟著驛卒們在院中列隊,便見六個金瓜衛士,威風凜凜的開進院子,后面還跟著一幫衣甲鮮明,頭帶銀盔,手持長戟的雄壯武士……各個都有陳恪那么高,一看就是禁軍上四軍出來的。
這些人在院子里一列隊,氣氛馬上就肅殺下來,所有人都目不斜視,更不敢喘大氣。
這些禁軍與在衡陽見到的那些廂軍相比,至少外觀上有天壤之別。但陳恪的注意力,都落在了那個被一眾文官圍繞的老者身上。
那老者望之五十多歲,頭帶直腳幞頭、身穿紫色官袍,佩金魚袋。個子不高,身材瘦削,眉目濃重,不茍言笑,端的是一身正氣。聽那些人一口一個‘文帥’的稱呼他,應該就是那名滿天下的四諫之一余武溪!
來的路上,陳恪已經想過了,余靖身為三軍統帥,隨時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所以自己在驛館攔駕,和在野外沒有任何區別。再者,憑一枚什么都不代表的邵氏金錢,就想讓這位統兵十萬的文帥折節相見,是幾乎不可能的。是以他便大喊道:“余青天,我有天大的冤情上稟!”
本來肅殺安靜的院子里,一下子亂了套。“保護文帥!”禁軍的隊形馬上散亂,把余靖和一干文官護在中間,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驛卒舉著雙手,做投降狀站在那里,弓弩手立即瞄準了他。
其余人等也紛紛望過去,看清陳恪的樣子后,那驛丞一下就暈了。
幾個禁軍一擁而上,將陳恪拘捕起來。
~~~~~~~~~~~~~~~~~~~~~~~~~~~~~~~~~
驛站里庭蔭匝地,后堂中窗明幾凈,清風徐來,與外面的酷熱呈兩個天地。
余靖已經除下了身上的官袍,換件半舊不新的葛布道袍,看上去倒像是一位鄉村的老塾師,哪里有半點三軍統帥的影子?
他素來以清廉聞名,向來不喜這種迎來送往的排場,盛情難卻之下,也只是略略坐了坐,吃了三杯水酒,便退了席。就這已經讓地方官喜出望外了,放在十年前,這個‘汗臭漢’不但絕對不會賞光,還會讓他們講明白費用是從哪里出的。如果是公款,便等著挨參吧,就算是個人掏腰包,也得被他訓上半個時辰,讓他們明白‘儉以養德、奢以敗身’的道理。
換上便服來到后堂,余靖坐下喝口茶,對侍奉的虞侯道:“那后生何在?”
“回文帥,關在耳房里。”
“把他帶上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马尔康县|
合山市|
长宁区|
卢湾区|
寻乌县|
盐城市|
宁晋县|
潼关县|
怀化市|
承德县|
汉沽区|
左贡县|
十堰市|
满城县|
紫阳县|
遵义县|
闽清县|
宜兰市|
南澳县|
苏尼特右旗|
黄浦区|
丰都县|
湖州市|
霍城县|
治县。|
和田县|
含山县|
黑山县|
郑州市|
沙坪坝区|
武乡县|
乌审旗|
吉水县|
汝城县|
治多县|
文山县|
和田县|
临夏县|
图木舒克市|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