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七六章 傳臚 (上)-《一品江山》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book chapter list     -

    傳臚,就是激動人心的金殿唱名。

    按說在金殿傳臚當天,才能知道進士的名次,但實際在前一日,官家就會于集英殿召見殿試前十名,俗稱‘小傳臚’,其目的是為了觀察,即將出爐的三鼎甲的風儀,防止出現意外的情況……比如某位老兄是個形象猥瑣之人,或患有嚴重的佝僂病,及其它有礙觀瞻的殘障,那就算才比李杜,也不得不屈居后列了。

    因為科舉的目地是選出代表朝廷管理百姓的官員,三鼎甲更代表朝廷的臉面,最起碼形象上不能丟人。

    小傳臚的前一天,禮部便派員通知到了前十名考生,并告訴他們應該準備好的事項。除了相應的著裝外,還要找一位同鄉官員,第二天陪同他們入宮覲見。

    陳家這邊得了報,全家人自然喜出望外,陳恪卻難以置信,他覺著自己能入二甲就很幸運了,現在竟進了前十名。莫非是老天瞎了眼?

    “我說什么來著?”陳希亮滿臉放光,使勁拍著陳恪的肩膀,也不嫌手疼,大聲道:“你肯定行的!怎么會不行呢?也不看是誰的兒子……”

    便和曹氏開始緊張準備,第二天入宮的服裝佩飾,衣服還是那身白衫,佩飾主要是荷包和忠孝帶,這是從漢朝以來,流傳了千年的官場習俗。至于同鄉官員,就不勞煩別人了,陳希亮親自上陣。

    第二天一早。父子兩人便來到東華門外。不一會兒,章衡、竇卞、蘇軾、呂惠卿等人也到了,眾人都有些如墜夢里。相互致意后,便安靜的等著召見……越是這種人生得意的時候,他們就越是小心,以免給人留下張狂妄行的印象。

    待人到齊后,禮部官員便在東華門外的直廬中,向他們教導覲見官家時的宮廷禮儀。其實在殿試前,就已經有這方面的教導,但一方面人太多。另一方面教一次的效果也了了。所以在殿試時,貢士們舉止失措、丑態百出,讓負責教導他們的官員如芒在背。

    所以這會兒,抓緊覲見前的空兒。又給他們臨陣磨槍。拿一把空椅子假設是皇帝,教導他們畢恭畢敬行禮,逐個糾正他們的動作……

    把一套動作教了好幾遍,負責引導他們的官員奇怪道:“怎么還不召見?”看看天色,按說這時,小傳臚該結束了才是。

    只好繼續演練……差不多到了辰時,才有內宦出來,引領他們進東華門,至集英殿門前西階下候著。官家也已從垂拱殿乘坐輿轎來到集英殿升座……皇宮里有許多殿堂,每個殿堂都有專門地用處。皇帝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幾個殿里搬來搬去。舉行大朝在大慶殿,接待外賓在紫宸殿,接待朝廷官員外臣在垂拱殿,而這集英殿就是專門用來接見科舉考生的。

    比起隆重之際的大傳臚,小傳臚整個過程極為安靜,沒有儀仗、沒有奏樂,也沒有大聲傳呼某人的姓名。

    在覲見前,前十名進士的名字,已經寫在綠頭簽上。禮部官員捧著綠頭簽,躬身小步走到官家御座前。進呈給皇帝。然后按照官家的點名,依次傳召被點到名的進士覲見。引見的時間很短,只需讓官家看看相貌,回答幾個簡短的問話,如籍貫、年齡等等。就會得到官家的溫言勉勵,并賜一條玉帶。那也是覲見結束的信號。前一個退下后,官家再叫下一個,整個過程不會持續超過半時辰。

    官家拿著寫有他們名字的綠頭簽,最終確認這十人中誰拔頭籌,以及其后九人的名次。如果引見中不出意外的話,名次還是以評卷時的結果為準。

    ~~~~~~~~~~~~~~~~~~~~~~~~~~~

    陳恪候在集英殿外,看著九個同年進來出去,心說,看來我八成是第十,不禁有些小失落,旋即又暗罵自己太貪心……能中前十已是邀天之幸了,難道還想中狀元不成?

    等到第九個曾鞏出來,禮部官員終于叫到了陳恪的名字。待把他送進去后,那官員又轉出來,對另外九人道:“走吧。”

    “還有一個沒出來呢……”蘇軾小聲道。

    “忘了么?不許聒噪。”禮部官員嚴厲的瞪他一眼,小聲道:“這是官家的意思,不用等他了。”

    單獨留下陳恪作甚?眾人不禁浮想聯翩,莫非他才是真命狀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忻州市| 安顺市| 白银市| 蓝田县| 四平市| 余庆县| 那坡县| 浦北县| 枞阳县| 青神县| 墨脱县| 镇原县| 湾仔区| 镇宁| 偏关县| 包头市| 藁城市| 苗栗县| 乡城县| 屯昌县| 滨州市| 磴口县| 思茅市| 广河县| 商河县| 衡水市| 雅安市| 应用必备| 五指山市| 广灵县| 长乐市| 贡山| 宜城市| 白水县| 镶黄旗| 宿州市| 加查县| 嘉善县| 通榆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