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民生多艱-《始皇帝》
第(3/3)頁
多數富裕之民,貴族之家,以黍飯(黃米飯),粟飯(小米飯),或是木栗(高粱飯),又是夾雜野菜,水果,肉類為食。
趙政說道:“庶民多艱。”
胡力笑道:“趙國之田多為下田,上田稀少,糧食地薄,多數地區缺乏灌溉,又在四戰之地。在田地當中,多是種植小麥,木黍(高粱)等為主。此二物食酸澀,堅硬,難以下咽,可勝在產量高,抗餓,”
“黍(黃米),栗(小米)口感勝過兩者,產量不如二者,又易伏倒,不易保存。麥飯、木黍(高粱)飯雖生澀難以下咽,卻能溫飽。豐年時刻,一日兩食;若是小饑之年,一日一食,又以野菜,榆葉等為食。若是遇到中饑,大饑的時刻,餓斃眾多!”
趙政問道:“邯鄲,可有玩樂之處?何處最為熱鬧?”
胡力說道:“趙人貴婦人,多倡優,趙國佳麗天下聞名。趙女多寡婦,力弱無以養家,多彈奏琴瑟,穿著華美,入女閭,為娼妓歌伶。容貌一般,操皮肉以為生,求得三餐;容貌出色,如豪門權貴之家,或被納入后宮,諸侯之家!”
趙政嘆息道:“吾曾聞,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七百女閭,少則為二三十,多為百人,娼妓共計為五萬之數。若加上私娼,暗娼,則為十萬之數。”
“當時,齊國不過四十萬戶,卻有十萬娼妓。諸多娼妓,多源于齊國陣亡將士妻妾,齊國多女閭,一來可節省將士撫恤,二來可增加國之收入。只是如此一來,將士豈愿為國死戰,若是戰勢不利,多逃亡!”
“商人治國,富而不強,富而國削,庶民刁滑而無信,士卒怯戰而無勇。管仲以商治國,齊桓公餓死;陶朱公以商興越,越終滅于楚!”
胡力說道:“我等歡樂便可,想這等大事無用,公子非齊桓公、勾踐,仆亦非管子、陶朱!”
趙政笑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只是趙國質兒,父親棄兒,趙人輕踐之,想這些也是無用!”
……
PS:兩張一起發了,在這里求一下收藏,求一下推薦票,適當多發言,至少熱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