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論戰長平-《始皇帝》
第(2/3)頁
“趙括”全軍覆滅。
兵家夫子道:“趙兵敗矣!趙乾,廉經,你們來上?!?br>
又是有兩個學生上前,推演著長平之戰。
結果,“趙括”又是被“白起”干掉了。
在軍事推演當中,“白起”無限弱小,“趙括”無限強大,可不論“白起”如何弱小,可強大的“趙括”,都要敗在“白起”手中。
區別也只是,有的“趙括”干掉十萬秦軍,全軍覆滅;有的“趙括”干掉二十萬秦軍,全軍覆滅。
至于說,“趙括”率領四十五萬大軍,全殲“白起”六十萬大軍,沒有一絲可能。
又是一學生道:“既然進攻不可取,那選擇信平君之策,防御為主!”
兵家夫子笑道:“爾等也是如此嗎?”
眾學生紛紛點頭。
進攻會敗,那就防御為主。
兵家夫子道:“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按理說,長平距離趙都邯鄲道路近,而距離秦都咸陽距離遠。應是趙軍以逸待勞,而秦軍遠道而來,糧芻輜重補給維艱才對??蓪嶋H卻是截然相反。太行數縱橫千里,橫隔東西,其間僅有小徑通行。趙軍輸運,由邯鄲往正西,越滏口陘至涉邑,又過壺口關入上黨郡,后取西南經八諫山而至故關。
“輸運五百里,以輦車輸運黍米,每車十石,三人挽之,日行三十里,十七日可至故關。來回為三十天。若是一人每日五升,三人為十五升,三十天為四百五十升,大約為五石粟米。運輸十石用粟米,僅有五石到了長平前線。若是有秦軍騎兵襲擾,損耗更大?!?br>
“趙軍四十余萬人,每日需三萬石,每日必至六千車。六千乘以三十,為十八萬輦車。六千乘以三,在乘以三十,大約出五十四萬人運輸糧草。丁男陣戰,丁女傳輸,并非邯鄲長平輸運,各縣各邑至邯鄲也需輸運。此戰,趙國舉國征召,輸運之夫為百萬人,連續三年之久!”
眾學生聽著,頭皮發麻。
趙政聽著,也是心神在顫抖。
長平前線,趙人四十五大軍與秦人交戰,后方有一百萬婦人、老人能裝運糧草,持續三年之久,誰能受得了。
這只是最低的數據,若是計算路上,秦人騎兵襲擊,還有各種意外的損耗,數據只會更為龐大。
兵家夫子繼續道:“趙國僅僅七十萬戶,假如一戶為六口人,兩個孩子,一個丈夫,一個妻子,兩個老人。成年男丁,在前線長平打仗;妻子與年老的公公負責運輸糧草,留在家中,只有老婦人,還有兩個孩子,留守家中,負責種地為主,可小的小老的老,又是能耕地多少,減產是必然的。這樣的過程,連續三年之久,試問一下,誰吃得消?!?br>
“秦人卻是水運為主。秦軍運送物資的船隊,從秦國雍城(今陜西鳳翔),通過渭河、黃河、汾河,可以到達河內絳邑(今山西翼城),此處離長平已經不遠了?!?br>
“那時秦軍一艘運糧船,一艘可運輸三百石,渭水黃河可順流,到了汾河逆流為主,可即便如此,平均日行五十里,船工大約為十人,只需一個月到達,三百石糧草可達到二百八十石?!?br>
“長平秦軍大約為六十萬,每日食粟米為五萬石,每日必至運糧船二百,一共需六千運糧船,運糧士兵為六萬余人,即便計算有些出錯,可增加一倍也為十萬人而已!”
“趙人四十五大軍,需要百萬人轉運糧草,每日損耗十二萬石糧食,三年為一千多天,大戰三年趙人損耗一億兩千萬石糧食??汕厝肆f大軍,十萬運輸糧草,每日損耗六萬石糧食,三年損耗為六千萬石糧食!”
“長久下去,趙人反而吃不消了。若是繼續僵持下去,趙人將不敗而敗。此戰,看似為六十萬秦軍對決四十萬趙軍,實際為七十萬秦軍對決一百四十萬趙人。”
“趙國多儲存糧草,粟支可支撐數年,然而三年下來,趙人就支撐不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蒙城县|
林芝县|
和平区|
金昌市|
卢氏县|
灵丘县|
阳谷县|
囊谦县|
海门市|
常德市|
乌兰浩特市|
萨嘎县|
武清区|
房产|
本溪市|
虹口区|
平江县|
商城县|
郯城县|
璧山县|
永靖县|
银川市|
察雅县|
水城县|
巴东县|
偃师市|
东山县|
河西区|
靖江市|
墨玉县|
乳山市|
兰坪|
凭祥市|
中阳县|
华蓥市|
余姚市|
台中市|
确山县|
禄丰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