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叛亂者的暗號是“逍遙無畏”,那些五國士兵集中的區域,挑唆者最多,他們闖進帳篷,以各國國王的名義,命令里面的人跟他們一塊出去鬧事,如果帳內恰好還有其他士兵,就不分青紅皂白地進行攻擊。
許多不明就里的士兵,慌慌張張地拿起兵器走出帳篷,全然不知自己要為誰而戰,導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兵變在初期看上去規模很大。
顧慎為那時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已經知道叛亂的真實組織者既不是五國將士,也不是香積之國的貴族,落網的這二十多人,不過是被人當槍使的笨蛋,唯一的作用就是擾亂龍王的判斷。
但不管是誰,只要撒下叛亂的火星,就可能在整座軍營里引發兵變的熊熊大火,畢竟,兩萬名逍遙海士兵占據龍軍三分之二,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才剛剛加入軍隊,對龍王的忠誠非常不可靠。
為了顯示自己沒有參與叛亂,龍軍主帳之內的幾十名高級將領異口同聲提議采取鎮壓手段。
強力鎮壓可能正落入敵人設計的陷阱,引發更大的混亂和更深的背離,但在當時,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只要鎮壓速度足夠快,就算造成一些誤傷,也是值得的。
顧慎為其實是傾向于鎮壓的,他相信,只要大雪山劍客一出動,很快就能鏟除少數叛亂分子,他甚至做好傷亡一兩千人的準備,這就像傷者要擠出膿血,自然會有好血混在其中。
荷女與曉月堂弟子,初南屏和殺手學徒,都已做好準備,這本是顧慎為早就制定的計劃。
讓他在最后時刻改變主意的是獨孤羨。
獨孤羨不相信自己訓練出來的軍隊,會這么容易被煽動,他說:“讓我去試試。”
左將軍的聲音在一片叫喊鎮壓的嘈雜聲中被淹沒了,他只好提高聲音又說了一次,“讓我去試試。”
龍王最先注意到他,接著其他人,連康國王子和那些俘虜,也都看向獨孤羨,不明白他要“試”什么。
“沒必要大開殺戒,士兵們正處于恐慌狀態,我想我能說服他們,給我一點時間。”
幾名大雪山劍客毫不掩飾地笑了,他們多次參與鎮壓軍內騷亂,深知武力的重要性,要不是有分散在各支千人軍之內的劍客們監督新兵,估計龍軍早已四分五裂。
獨孤羨希望一切都按部就班,但是加入龍軍之后,他發現自己必須時不時冒一冒險。
龍軍總人數達三萬多一點,決定全軍氣質的,卻是只占極少數的大雪山劍客,不管是出于崇敬與嫉妒,還是因為服從與模仿,龍軍士兵慢慢都染上爭強好勝的性格,這本是好事,能夠提升軍隊的戰斗力,但也有副作用,士兵們對各級將領總是持有懷疑態度。
龍王的武功最強,對此無人質疑。
大雪山劍客勇猛好戰,從他們當中選出的將領也很少受到懷疑,就連普通劍客,一般情況也總是受到尊敬。
至于其他人,就另當別論了。
獨孤羨只剩下一只胳膊,武功也很一般,但他是龍王親自任命的左將軍,在訓練士兵的過程中顯示出超人一籌的本事,這都讓他贏得不少權威,但遠遠稱不上地位穩固,就像這次提議南渡逍遙海,反對聲音就很多,說白了,大家對他的能力還是不夠信任。
獨孤羨的履歷幫不了多少忙,他最主要的戰績都是率領金鵬軍圍剿龍王,沒一次徹底勝利,反而傷亡慘重,最后連自己都投降了。
這就是他為什么要冒險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