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復仇是一種天性,尤其當死者是自己最喜愛的兒子時,如果這是在中原,他早就將歡奴與鐘衡千刀萬剮,絕不讓他們多活一天,可他身處西域,中原的勢力時強時弱,弱的時候甚至不如一個殺手組織。
當龍軍在逍遙海大獲全勝之后,他面臨尷尬的選擇,繼續忽視龍軍的存在,將遭到同僚的猜疑,這種猜疑可能上達朝廷,讓他百口莫辯,突然轉變態度,又面臨巨大的信任危機,他可以想象,龍王此時對北庭的好感遠遠多于中原。
切身利益總是最重要的,這是另一種天性,更強大的天性,衛嵩得先保住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親自來逍遙海了。
與鐘衡及安國王太后聯系的中原使者,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就來到北岸,隔岸觀火,觀察戰爭結果,在他的五名隨從中,有一位貼身管家,相貌儒雅含蓄,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向來規規矩矩,毫不惹人注意,許小益撒下的情報網,竟然沒有認出這條“大魚”。
衛嵩最初的目的或許只是想親眼目睹仇人的滅亡,等到龍軍大勝,他才改變主意。
來到南岸之后,衛嵩愈發深居簡出,鐘衡只見過使者,從未接觸到這位老上司,當使者說希望能與龍王私下交談時,他還吃了一驚,“我覺得這樣不好,表面上,龍王是不知道你來的。”
“沒關系。”使者胸有成竹地微笑道,“這樣更節省時間,中原會提出龍王絕對無法拒絕的條件,到時候,丞相大人的所作所為就是立功。”
鐘衡仍在猶豫,但是公開辯論之后,他覺得還是讓使者親自出面為好,北庭騎兵給眾人的印象明顯深刻得多,他擔心龍王會因此受到影響。
顧慎為同意會見中原使者,心里已經想好如何應對這位不合時宜的說客,結果先吃驚的人是他與鐘衡。
使者掀開斗篷之后立刻退到一邊,恭恭敬敬地讓出身后的“隨從”,“請允許我向龍王引見都護官大人。”
鐘衡覺得自己被出賣了,臉上陰晴不定,而且發現自己在衛嵩面前仍然不自覺地矮下一截,這是他從前的頂頭上司,時間與仇恨都不能抹去當初的習慣與記憶。
衛嵩年輕的時候或許也和風流成性的兒子一樣英俊,現在卻只是一名中等身材的老者,白面微須,與幾年前沒有多少區別,當他愿意的時候,還是能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威嚴來。
“請龍王原諒我來得唐突,鐘丞相對此一無所知,也請龍王不要怪罪于他。”
鐘衡的神情表明他的確一無所知,衛嵩巧妙地暗示他,不知道西域都護官親臨逍遙海其實是有好處的,能減少龍王的無端猜忌。
顧慎為心底的仇恨之火驟然升起,經過這么多年的掩飾與壓制,仍然烈焰沖天。
但他在神色上卻沒有表露出一絲一毫來,他已經不是一心只想報仇的少年,而是擁有千軍萬馬的龍王,“衛大人親臨逍遙海,我招待不周,怎么會怪罪丞相?”
寒暄是避免不了的,鐘衡調整情緒,很快恢復正常,他是龍王封的石國丞相,理論上可以與西域都護官平起平坐,沒什么可懼怕的。
鐘衡與中原使者負責會面第一階段的暖場,等到雙方都自在下來之后,兩人告退,留下衛嵩與龍王私下密談。
一名送上門的仇人,顧慎為倒想看看,衛嵩有什么本事能讓自己把他放走。
“多年不見,龍王風采依舊,不像我這老朽之人,連走路都快沒力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