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不正常的她們-《半島:從戀綜開始翻盤》
第(3/3)頁
當年西班牙人的鐵蹄踏遍秘魯,卻唯獨遺漏了馬丘比丘,究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這里地勢險峻難以抵達。
直到1911年7月的一天。
天上下著小雨,海勒姆·賓厄姆(HiramBingham)坐在帳篷里的行軍床上,拿出他的小筆記本,翻開新的一頁,在最上面寫下了7月24日這個日期,然后又在日期下面寫了“馬丘比丘”和“華納比丘”兩個名字。
這兩個名字是賓厄姆從當地人口中聽到的蓋丘亞語音譯。
分別意為“古老的山峰”和“年輕的山峰”,它們也是他今天的工作目標。
這一天是他從庫斯科出發探險的第六天,在此之前,這位35歲的耶魯大學拉丁美洲歷史系副教授已經為尋找“印加人最后的避難所”“抗爭之城比爾卡班巴(Vilcabamba)”籌備了數年。
上山是一段艱難攀爬的路程,好在正午時分,“驚喜一個接一個地出現”。
正午過后不久,賓厄姆一行就爬上了一段又長又寬闊的山脊頂部。
這段山脊左側連接著一座高大巍峨的山峰,便是馬丘比丘(MachuPicchu),右側連接著一座同樣高聳入云的山峰,便是華納比丘(HuaynaPicchu)。
賓厄姆朝著當地人告訴他有“廢墟”的一側走去。
不多久,他發現一個失落城市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整個下午的時間里,賓厄姆依次對這座“在秘魯見過的最美麗的建筑”遺跡進行勘察。
他用隨身攜帶的柯達相機和折疊三腳架給這個隨后將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勝景點“馬丘比丘”拍攝了第一批共31張照片。
1913年4月,《國家地理》用一整期的版面報道了賓厄姆發現馬丘比丘的事跡,也正式將他發現的失落的城市介紹給外面的世界,馬丘比丘很快就成為南美洲甚乃至整個美洲最著名的地標。
“哇!!”
“好美啊!!”
當親眼看見隱藏在山間的那座遺跡之后,姐姐們都驚呆了,甚至李智雅眼眶都變得有些些濕潤,對于感性的人來說,絕美的風景足矣在她內心里引發一場大震蕩。
本來已經跑過去排隊的比格姐妹見狀又跑了回來,一左一右架著大姐往前沖:
“歐尼干嘛呀,好好享受當下吧!”
“是啊,享受當下…”
韓佳人喃喃的說了一句,忽然也像個小女孩似的,撒開腳丫子往前跑:
“歐尼們!等等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