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神都里有一片湖,位于東南方向,那是城中最大的一片湖,叫做南湖。
南湖之畔,則有一座書院。
書院就叫書院,是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圣地,也是儒教一脈修士的道統所在地。
不想遠去方外宗門修行,也不想修行武道,成為武夫的年輕人們,唯一的選擇,便是書院。
書院是大梁朝的最高學府,不僅培養修士,更為大梁朝培養讀書人,開設數科,涵蓋無數學說。
每年三月春深,書院開門取才,一向是神都的盛事。
為了爭取那么個書院的應試名額,神都各大家族,幾乎都會選擇在此刻豪擲千金,動用所有的人脈,那往往是比書院開門取才更有意思的事情。
但今年早在三月之前,有一樁事情,從書院而出,傳遍神都,震驚了世人。
書院破格,免試收錄了一個少女。
書院首重規矩,自從建立以來,便一直恪守,每年三月開門招生,這規矩一直沒有改變過,想要進入書院,絕大部分人只能有這一條路走,即便是皇帝陛下,也至多能求一個應試名額,卻不能直接將人送入書院。
但其實除去應試之外,但其實還有一條路,只是那條路太難,所有很多人都不會將它視作一條路。
書院規矩,歷代書院院長,都有三次免試收錄學生進入書院的機會。
但實際上這個規矩很無趣,因為能被書院院長看重的人,又怎么可能通不過書院的考試?
所以在書院的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并沒有發生過幾次。
可每一個不必通過考試而進入書院的,都成為了了不起的人物。
因此關于那個少女的消息,這些日子在帝都瘋傳,那一份份信,不停的從各大府邸發出,而后又從白鹿而來。
但最后大家得到的結果大差不差,只是知曉那少女出自白鹿謝氏祖祠,是這一代里最出彩的人物,只是十六歲之前,不曾開始修行,年滿十六歲,這才由白鹿而至神都,沒等到神都謝氏為這少女想辦法去弄一個應試名額,院長便已經親自讓少女免試而入書院。
而那個少女的名字,叫做謝南渡。
……
……
南湖東畔有一片竹樓,是書院學子們的住處,而在更前面則是有幾座獨立的小院,能夠在這里居住的學子,大多特別。
臨湖的那座清幽小院里,有個穿著青色長衫的少女在讀書,她眉眼如畫,一頭黑發就這么隨意的披在腦后,未施粉黛。
她一抬頭,便能看到窗外的湖。
這理應是書院里最適合觀景的幾處地方之一了,能成為她這個新來的學子住所,院長對其的重視,便可見一斑。
湖面有風吹起,緩入院中,檐下的風鈴微響,有些好聽,少女抬起頭來,聞著些飄來的香氣,有些急促地問道:“怎么樣了?”
在院子中間,有個火爐,爐子上一個巴掌大小的紅薯,而一個秀麗的婢女,此刻就蹲在爐子旁,認真的翻動著上面的紅薯,聽著里面小姐的催促,婢女輕聲應道:“小姐,還有一會兒。”
身為謝氏子弟,又是書院學子,紅薯自然不缺。
少女有些失望的哦了一聲,然后笑道:“柳葉,不著急。”
婢女叫做柳葉,生得不是最好看的,也不是最聰明的,少女卻在選婢女的時候,只選了她。
因為她說自己烤紅薯的手藝很好,是幼時在鄉下跟自己的娘親學的。
少女吃過一次,覺得不錯,但比起自己在那座小縣城里吃過的,要差很多。
但也可以接受。
主要是,也就只能如此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