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身為穿越者,張行當然也沒有丟失掉穿越者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最起碼的同甘共苦總是還能做到的,乃是親自背了個碩大的章丘鐵鍋,掛著醋布包跟一堆木勺子,隨眾步行行軍,跟在身后的黃驃馬也馱了四五副甲胄、掛了兩袋子鹽。
不過,修為擺在這里,所謂苦也就是這個樣子,最多苦一苦黃驃馬罷了。
待到上午時分,露水霧氣全都迅速散去,頭頂云彩也無,張行隨行的賈越所領(lǐng)河北一營在經(jīng)過爭論后,放棄了休息,而是咬緊牙關(guān)又行了七八里地,然后在中午之前抵達了目的地金鄉(xiāng)縣境內(nèi),并進入一處挨著樹林的營寨休整。
金鄉(xiāng)是濟陰郡最東南的一個縣,再往前順著菏水走,就是徐州三郡中最西面彭城郡最西北的方與縣了,而方與縣,以及身后的豐縣、沛縣、蕭縣,就是預定的戰(zhàn)場了。
「白熊怎么樣?」
張行當然沒有出汗,卻先來關(guān)心周遭隨行的武士。「能適應(yīng)這邊氣候嗎?」
「回稟首席……確實有些少見識了。」白沛熊滿頭滿身大汗,癱坐在地上,只是蔫著來答。「早上太悶,現(xiàn)在太熱,不過也是我修為不好,真到了凝丹,哪來這么多事?」。
「只怕跟修行與否無關(guān),純粹的沒經(jīng)驗罷了。」一旁走過來的賈越對上老鄉(xiāng)還是多了幾句話的。「你但凡有些野外經(jīng)驗便該曉得,真氣這東西也要省著用,早上只是潮悶,你便忍不住用真氣,到了真熱的時候又沒多少真氣可用了……」
白沛熊欲言又止。
旁邊的大洪卻來笑:「賈營頭不曉得,他在北地干的營生便是去擲刀嶺里給人帶路的,自詡野外通行第一!」
賈越登時無言。
擲刀嶺,也叫亂刀嶺,據(jù)說是紅山、漢水、白帝城之外又一處明顯的修行高手改變地理的明證,也是某些人認為祖帝最終成龍而走的一個重要證據(jù)。
話說,當日祖帝東征,一路狂飆,來到中原一帶卻遇到了重新整合妖族殘余的東楚國以及那對龍凰,雙方僵持不下,祖帝選擇兩翼并張,北取河北、北荒,南方也嘗試自淮南進去,但始終無法攻下?lián)碛袃晌恢磷鹬С滞饧右粚^代雙驕控制的東楚,最終雙方都五癆七傷,各自心力交瘁,祖帝本人也帶大軍選擇回到河北暫時修養(yǎng),并與之對峙。
而這期間,便發(fā)生了一件標志性的事情,便是錢毅通過外交、收買,引發(fā)了北荒一場大叛亂,祖帝立即率軍北上平叛,雖然迅速鎮(zhèn)壓,但回到燕山北面的時候卻忽然得了病,彼時他便曉得,自己此番北上,使得東楚有了喘息之機,而自己征戰(zhàn)不休十數(shù)年,馬不解鞍,早已經(jīng)心力交瘁,卻是錯過了最后的機會,此生終究難成霸業(yè),重蹈四御之路。
悲憤之下,其人擲刀于燕山,割裂南北。
當然了,根據(jù)描述,燕山北部深入北境的那片山區(qū),與其說被人擲了一刀,倒不如說像是被發(fā)瘋割了十幾刀一樣,以至于峭壁深溝縱橫如刀。
這也是擲刀嶺又被稱之為亂刀嶺的緣故了,也正因為如此,彼處出入多需
要專業(yè)的向?qū)А?br>
那么轉(zhuǎn)回眼前,白沛熊這種連真氣都不知道省著用的人,居然是亂刀嶺的野外導游,也難怪賈越被噎了個半死。
無奈之下,賈越只能轉(zhuǎn)向張行:「龍……首席,幾位頭領(lǐng)都在前面等你,李公也在。」
張行點點頭,將鐵鍋和木勺放下,取下了黃驃馬身上的甲胄,然后牽著馬隨對方往前去。
走了幾百步,迎面便有一大群人迎上。
來不及寒暄,為首的李樞便遠遠感慨:「張首席,幸虧是從這里進軍,大部分行軍都是在我們腹地,真要是走長途山路,莫說被埋伏,只是被突襲,或者被人以逸待勞,怕是也真要來個全軍覆沒……」
「情況確實太糟了,咱們對情況的估計還是不足。」張行點了點頭,并沒有覺得對方是在夸張或者說什么喪氣話。
實際上,只要往周圍看一看賈越的這個營頭,便曉得張行和李樞都沒在胡扯。
須知道,賈越是大頭領(lǐng),而且是張行直屬諸營中目前唯一一個大頭領(lǐng),所以他的這個營頭無論是兵源、戰(zhàn)斗經(jīng)驗還是裝備優(yōu)先什么的,絕對是黜龍幫諸多部隊中最前列的一批,換句話說,這個營就是黜龍幫最精銳的營頭之一。
但即便是這個營,在經(jīng)過多日的炎夏行軍后,哪怕是在核心統(tǒng)治區(qū)境內(nèi)行軍,哪怕是盡量早晚出發(fā)避開烈日,卻還是失去了基本的行軍秩序,甫一停下,明明前面就是營寨,部隊卻癱在了營寨旁的樹林里,整個營頭全部趴窩,完全喪失了行動力。
這還不算,張行是從菏澤跟上這支部隊的,一起行軍兩日,心里非常清楚,滿員兩千五百人的步兵營自河北來,過河時只匯集了不到兩千人,然后在隨后四五日行軍途中又因為暑熱掉隊減員數(shù)百,到此時,部隊實際到達數(shù)量不過一千多罷了。
怎么說呢?
別看張行行軍的時候不忘背著鍋給周圍人講笑話的,甚至剛剛都不忘關(guān)心和調(diào)侃下屬,但實際上他心里早就開始發(fā)慌了……這個發(fā)慌不是對敵人的畏懼,而是對天時的畏懼,以及對自己部隊真實戰(zhàn)斗力的疑慮。
戰(zhàn)爭這個東西,不可控變量太多了。
瘟疫、水火、人心、裝備,而且總有一個對手在前面,你永遠不知道相互之間哪個變量忽然過了臨界值,就導致了全方位的崩盤。
真要是比紙面實力決定一切,東夷早該投降大魏八回了,更不該有草民造反,弄得全境失控。
何況,就算是說紙面實力,張行某種程度上也心知肚明,黜龍幫的部隊還稱不上什么天下精兵,尤其是此番為了參戰(zhàn)方便,動員了大量沒有經(jīng)歷過河北戰(zhàn)事與整編的部隊。而另一邊,大魏雖然已經(jīng)拉跨,可那些侵略性極強的東都驍士打起仗來,未必不能發(fā)揮作用。
一刀下來,不會因為你是義軍就不死,他是為虎作倀就必亡。
「最要緊的解暑藥物怎么說?」張行腦中閃過這些念頭,嘴上則片刻不停,繼續(xù)來問。
「盡量準備了,但看眼下還是估計不足……」回答的是剛剛轉(zhuǎn)為東平太守的邴元正。「不過,若能稍等時日,將民間腌漬的酸梅給收購上來,或許還能再好點,按照這兩日的經(jīng)驗來看,酸梅湯加涼茶是最好的,而茶葉是有大宗買賣的,此番得令后已經(jīng)在各個大市、入境關(guān)口那里直接收購了。而酸梅分兩種,一種是青梅,量大、現(xiàn)貨,卻難存,轉(zhuǎn)運路上損耗太大;另一種是腌漬的梅干,少、分散在民間,卻方便隨軍運送供給。」
眾人怔了一會,伍驚風抱著懷嗤笑了一聲:「誰能想到腌梅干會是軍需,而且是最要緊的軍需?」
「自今日記下吧,以后軍中要定量采購。」張行隨口來答。「沒有茶和酸梅干,也一定要燒開水,加些鹽進去。」
「是。」邴元正立即答應(yīng)。
「酸梅干收上來要多久?」翟謙則甕聲甕氣來追問。
「還是要再等個四五日才能見到效果……」邴元正認真回復。
「茶葉要按照平價給錢的。」張行的關(guān)注點又多了一個,而且始終與其他人稍微有些偏離。「不要壞了名聲。」
「自然如此。」李樞在旁又
接口道。「還指望這些人繼續(xù)給我們運貨呢。」
「要不要全軍在這里休整一陣子?或者干脆在此處不動?」就在這時,本郡太守房彥朗抹了把汗后忽然提出了一個建議。「大軍云集邊境,也能逼迫司馬正移兵來對峙吧?」
「他要是不動呢?」從一開始便只低頭散逸著淡淡長生真氣而不開口的徐世英忽然抬頭反問。
「部隊不出本境,耗費糧食也會少很多。」房彥朗正色解釋,很顯然,他以為對方擔心的是最要命的糧食消耗問題。
「他要是不動呢?」徐世英表情淡漠,重新又問了一遍。
房彥朗明顯有些懵。
「確實。」張行已經(jīng)反應(yīng)過來了。「他要是不動怎么辦?所以還是要繼續(xù)進軍,而且不能停,不能擺出躊躇姿態(tài),可以行的慢,但一定堅決的踏入彭城境內(nèi),逼近徐州,才能真正逼迫對方回援,達成目的。」
眾人聽到這里,也多反應(yīng)了過來,所以并無人反對,但所有人也幾乎都齊齊抬頭看了眼頭頂太陽。
「現(xiàn)在到前線的有多少兵了?」張行沉默了片刻,還是心里做了決斷,便來詢問。「不光是這里,西面汴水邊上的單縣那邊也算上。」
「十六個營了。」李樞脫口而對。
「我是說兵馬數(shù)量。」張行強調(diào)了一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