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喏!” 張金樹和閻慶幾乎齊齊應答,順便相互看了一眼。 “人事接引和分流歸閻慶。”張行立即意識到怎么回事,當場說的清楚。“張金樹是地方紀律糾察和巡視;柳周臣是軍務糾察,除左右龍頭與魏公最高三人外,專向雄天王匯報,不要相互攪擾。” “是。” “喏。” 張閻二人再度應答,卻是齊齊起身,姿態與之前截然不同。 “除了這個還有什么?”張行靠在椅背上,繼續來問。 周圍本來過來吃螃蟹的齊郡周邊頭領和張行隨侍頭領紛紛來看。 “淮陽郡守趙佗給我們來信,他說之前韓引弓在淮陽軍紀無度,盡失民心,所以有意想率全郡舉義,然后投靠我們。”閻慶繼續來言。 周圍頭領再度一振。 這可比徐師仁單騎歸鄉更振奮人心,一整個郡啊。 “狗屁。”張行無語至極。“他哪是投我們?他是看到韓引弓走了,淮西要大舉事,然后不想居于杜破陣那些草莽之下,所以尋我們做個由頭,自家維持郡中勢力罷了……淮陽跟我們隔著梁郡呢!” “那也是投了我們。”眾人只去看魏玄定,而魏玄定想了一想,立即給了言語和態度。“汲郡和梁郡沒有掛反旗,我們都能做朋友做生意,何況淮陽這里是要掛我們旗號的。” “但要考慮得罪杜盟主。”張金樹立即跟上,小心而不失委婉提醒。“杜盟主知道了怕會有意見。” 魏首席微微一愣,繼而也有些猶疑、 “依我說,就是要提醒他,省得多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此時,忽然有人冷笑道。 眾人循聲看去,見正是之前只附和了幾句的齊郡留后鄭德濤,不免略顯詫異,繼而各自小心起來。 無他,這位齊郡留后的資歷自不必言,乃是一開始起事時就位列頭領的幫中元老,在東郡做官的文臣,一直算是不失不漏,此番被提拔起來,也似乎是水漲船高,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他一開始入幫時,正是被李樞所拉攏,而如今做了齊郡留后,卻是之前東征主將張行提名。 所以,大家都不曉得這位立場,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這事問問李公吧。”張行想了一想,居然推給了李樞。“他覺得需要約束淮右盟,就用一下,他覺得團結淮右盟更重要,就把消息告訴杜破陣,讓老杜處置……主要是我馬上要去登州走一趟,他在濟陰離得近,方便處置……還有事嗎?” 舉行螃蟹宴的樊氏宅邸前院這里安靜了片刻,一時只有秋風搖動樹木的聲音沙沙作響。 很顯然,沒人是傻子,都知道什么最敏感。 過了一會,還是閻慶繼續來匯報:“其實還有個人……梁郡三部屯軍中的一位校尉常負也找了咱們,他是汲郡人,少年時遷移到梁郡,算是半個本地人,補上去的……他也說想投奔我們,舉考城來投可以,率本部五百人甲胄軍械俱全來投也行,自己帶家眷來投還行,反正是要來投我們。” “本地人?” 這明顯就是條小魚了,但人家態度可嘉,張行自然也要問問。 “是。” “王五郎他們應該認識吧?” “自然。” “王五郎不是要回濟陰嗎?讓他處置此事。” “是。” “還有嗎?” “人事這方面暫時沒了……” 張行點點頭,環顧四下:“諸位,那咱們今日就不再說這些事了,偷得浮生半日閑……明日也不必相送,我直接去登州檢查軍械就是,等我回來。” 眾人自然紛紛答應。 就這樣,張行在齊郡吃光了包括白有思那份秋蟹,翌日上路,直接東行往登州而來。 這條路,前半截是第一次走,后半截是第三次走。 走到一半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騎著黃驃馬拐向了一個村鎮……然后沒有任何意外,他看到的是一個完全破敗的村莊,早在三征東夷時就大壞掉,此時根本就只有昔日十一規模的村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