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另外,多謝讀者軍事神話的再次慷慨饋贈。。。。
朱常淵命令孔和大軍就地駐扎在了遼陽,不許再往面前的沈陽前進一步,倒不是他沒有能力進攻的能力和實力。
實際情況卻是,朱常淵不想打了。
是的,他不想將皇太極完完全全的徹底的清除出遼東這個地方。
假如,皇太極被朱常淵打的丟盔棄甲,一股腦的跑回到自己的發源地松花江去,那么,名義上來說,大明算是收復了整個遼東。
崇禎皇帝也不傻,不可能就這么放任朱常淵在遼東坐大,肯定而且百分之一百的會將他手中的權利奪回去,另外再派幾個人過來共同執掌遼東大政。
所謂與皇帝的口頭約定,其實也只是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而已,于崇禎而言,并無實際意義。
如果這次一鼓作氣將皇太極拿下,崇禎會真的讓他在遼東發展三年?
況且,他這種發展是現代化的發展,別說皇帝本人,就是地下那些個大臣,也不會同意朱常淵在遼東“亂搞”。
所以,現在對朱常淵最有利的反倒是一邊喊喊口號要三年收復遼東,一邊用寧遠、錦州這遼闊的地方作為試點,看看能不能帶領國家提前進入現代化的雛形,這可是關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
至于皇太極,既不能打死,也不能讓他猖狂。
這對皇太極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至少,他能保住沈陽衛,能保證在關東的大部分土地。
于是。和談就在遼陽城展開。
雙方通過友好協商,簽訂了一個停戰協議。協議中明確規定:遼東之地,以閭山為界,其東之地為大清所有,西邊歸大明朱常淵統轄。
另外,為了顯示和談的誠意,朱常淵退讓一步,讓出遼陽,將之前侵占的土地盡數還給皇太極。只留一個蓋州城作為朱金彪的駐軍基地兼大本營。
皇太極主動讓出東江鎮,朱常淵自然也不客氣,馬上派胡大帶領兩千人率隊駐守東江皮島。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現在整個遼東的局勢,可謂對朱常淵十分有利。
蓋州和東江兩個軍事重地,分別像兩個釘子一樣釘在遼東半島的左右腋窩處,那就等于說,朱常淵對于遼東半島有絕對的主動權。
雖然這個遼東半島現在仍然歸皇太極統管,但雙方一旦翻臉,朱常淵便能第一時間打斷皇太極這條腿。
其次。閭山、大凌河以西的地區,包括寧遠、錦州之地,全部歸入了朱常淵的治下。這樣就是說。遼東之地經過朱常淵一番運營,已經恢復到了崇禎初年的局勢。
等于說皇太極此次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現在他所占據的地盤,仍舊是他父親努爾哈赤時代打下來的。
這一點,作為大明帝國皇帝的崇禎,既是高興,又是不滿足。
高興的是朱常淵不負所托,終于一口氣收復了遼東一小部分地區。至少恢復到了崇禎初年的局勢,這也就是說。大明的土地在他手中算是沒有丟棄。
即便是以后九泉之下見到太祖皇帝、成祖皇帝,也不至于被罵不肖子孫是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