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70億瘋狗出籠-《都市大發明家》
第(2/3)頁
不過從理論上來說,我們完全可以改造火星環境,將其改造成‘藍色行星’,讓火星適合人類生存,而辦法則是加熱火星,讓它‘活’過來。
關于如何快加熱火星,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
比如說,用鏡子反射陽光。也許大家在科幻小說里已經見過,這個方法原理沒什么神奇,就是在軌道上建造大量的巨型邁拉鏡子。有多大呢?大概寬度有25o千米那么大吧,可以直接覆蓋密歇根湖。由于整個工程差不多有2o多萬噸重,所以建造過程只能也在太空中完成。在距離火星21萬公里的地方布置好鏡子,反射回去的陽光就足夠融化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并啟動溫室效應了。以目前的技術來說,這個方案有很大的可行性。
還有一種方案,是往火星上扔流星。假如我們能抓到或者重定向一顆飛過太陽系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的話,也許我們可以讓它墜落火星并在大氣層中燃燒、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與扔核武器類似,更有效的方法是弄一堆1oo億噸左右重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直接朝火星扔去,這樣大概就能讓氣溫提高5華氏度左右。這個方案也有很大的可行性,按照我的預計,再過五到十年,未來科技公司應該初步可以掌握相關技術,牽引小型彗星撞擊火星,不僅可以增加火星質量、提高溫度,還能給火星帶來水。
還有一種方案,是通過基因技術,創造適合在火星上生存的藻類或其他有機體,讓這些生物繁盛起來,給火星升溫,同時將火星大氣中所擁有的96%二氧化碳轉化為可供人類呼吸的氧氣。這個方案耗時可能會很長,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起碼我是等不了這么久,不過可以作為備用方案。
還有一種方案,是在火星上來場工業革命。地球上的一切我們都看到了:工業革命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終導致全球變暖。同樣的戲碼,或許可以在火星上演,我們可以在火星建造一系列使用可再生能源驅動,以釋放甲烷、二氧化碳、氟氯烴等溫室氣體為核心目的的工廠,利用這些溫室氣體來留住太陽輻射,提高火星溫度。
此外,埃隆·馬斯克先生還提出可以通過往火星上扔核聚變炸彈,來改造火星。事實上,這個想法雖然很瘋狂,但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如果向火星兩極投擲大量核聚變炸彈,就能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熱能輻射,達到加熱行星的效果。然后就能氣化凍結的二氧化碳,使大氣層變厚并加熱水,從而在火星制造溫室效應,持續加熱火星就能造成這樣的連鎖效應。這樣,火星應該就能慢慢達到人類適宜的溫度。這個方案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它有可能造成“核冬天”,不僅不能提高火星溫度,還會降低火星溫度。
當然,由于人類還沒有登6火星,對火星缺少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上方案可能都無法實施,因此,未來科技公司將在一個月后派出宇宙飛船,預計花費9o天時間到達火星,對火星進行實地勘察,全面認識火星,包括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表面環境、內部結構等基本特性,并了解這些特性對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的影響,然后根據勘察結果設計更優秀的火星改造方案?!?
說了這么久,張偉也是有點口渴了,他拿起礦泉水喝了一小口,環視臺下眾人,接著說道,“無論有多么困難,改造火星都勢在必行,原因有三。
第一,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少,環境越來越壞,生活質量越來越下降,因此應該尋找出路,將地球上過多的人口輸出到其他星球上,而在太陽系中,唯一能夠接收地球上過多人口的就是火星。與火星相比,月球還是小了點,改造月球的難度也比改造火星大。
第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并非絕對安全,時刻有可能面臨天體撞擊等重大災難,也有可能像火星一樣成為一顆死星,而火星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是人類面臨這些災難時可能的避難所。
第三,我們人類一直以來就是不斷進取的種族,人類的展史,就是不斷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不斷改造周圍環境,使之適合于自己的需要?,F在我們已經有探索太空的能力了,當然要繼續努力,不斷進取,將人類的足跡向太空延伸,開拓出更廣闊的空間。月球、火星只是第一步,有朝一日,人類的足跡必然可以遍布整個宇宙,甚至征服整個宇宙!”
說到這里,張偉也是有點小激動,他是真的希望人類將來能夠成為宇宙的主宰,雖然這個夢想看起來不太現實,但是夢想常常看起來是譫妄、盲目和沖動的。而且套用一句《少林足球》中的臺詞,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米泉市|
琼海市|
乌什县|
子长县|
公主岭市|
视频|
连平县|
五常市|
增城市|
富宁县|
三门县|
新邵县|
蕉岭县|
松潘县|
扶绥县|
霍州市|
驻马店市|
建始县|
长垣县|
漳浦县|
通州市|
彭水|
纳雍县|
郯城县|
红桥区|
浠水县|
明光市|
吉林市|
清水河县|
昆山市|
霞浦县|
巴林左旗|
怀远县|
河南省|
永胜县|
肥乡县|
阿瓦提县|
莒南县|
黄石市|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