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偉點了點頭,他的知識儲備極為豐富,自然知道這一點。 這個觀點是美國學者海爾弗利在1961年提出來的。海爾弗利根據實驗研究現動物胚胎細胞在成長過程中,其分裂的次數是有規律的,到一定階段就出現衰老和死亡。這與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有關。二者相乘即為其自然壽命。 海爾弗利的具體實驗情況是這樣的:他將胎兒的細胞放在培養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當細胞分裂到5o代時,細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實驗資料的基礎上,提出根據細胞分裂的次數來推算人的壽命,而人的細胞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大約是2.4年,照此計算;人的壽命應為12o歲。雞的細胞分裂次數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為一年零兩個月,其壽命為3o年。小鼠細胞的分裂次數是12次,分裂周期為3個月,其壽命為3年。 薩米特激動的說道,“我對您提供的外星人細胞進行檢測和分析后,現外星人細胞和人類細胞非常相似,結構幾乎一模一樣,分裂周期也和人類細胞差不多。在之后的實驗中,我使用了激素刺激外星人細胞加分裂,最終得到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現,外星人細胞分裂到21oo代時,才會衰老死亡,而這意味著過5ooo年的壽命?!? “可以分裂到21oo代,應該與端粒和端粒酶有關,薩米特博士,你檢測了外星人細胞的端粒和端粒酶嗎?” 張偉問道。 端粒,是存在于人和一些動物的細胞核兩端有一個帽子狀的東西,它實際上是一種dna~片段??茖W家經過研究現,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當端粒長度縮短到一定程度,會使細胞停止分裂,導致衰老與死亡。因此,有科學家認為,端粒長度決定著生物的壽命,端粒越長,壽命也就越長。 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還現,細胞中存在一種特殊的逆轉錄酶——端粒酶。端粒酶的存在,能夠修補dna復制的缺陷,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得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因此,細胞中的端粒酶越活躍,端粒的長度就越能維持。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有科學家認為,如果能讓端粒酶一直保持較高的活力,則端粒的長度就能保持下去,而細胞衰老的進程就會被推遲,甚至讓人類長生不老。 美國哈佛大學的腫~瘤醫生羅納德·德賓霍根據端粒理論,通過老鼠試驗,第一次成功逆轉了衰老過程。試驗中,德賓霍通過特殊方法使老鼠提前衰老,使這些動物的皮膚、大腦、內臟和其他器官與8o歲老人的類似;然后利用藥物刺激,成功令端粒酶逆轉錄酶重新恢復生機。老鼠服用藥物2個月后,長出大量新細胞,返老還童,重現活力。更令人吃驚的是,原本年邁的公鼠竟又重新恢復了生育能力,再度繁殖后代。 但是,天下并沒有免費的午餐。用這種方法延緩衰老的同時也可能增加罹患癌癥的幾率。研究表明,提升小鼠體內端粒酶的活性,會使它們更容易患上皮膚癌和乳~腺癌。 據張偉所知,也有國際醫藥巨頭研究過基于端粒理論的延緩衰老藥劑,然而實驗結果令人失望:“實驗體長出了許多畸形的器官?!弊罱K,只能砍掉這個項目,實驗資料也被封存,沒有對外界透露。 這也是張偉之前研究基因進化液時,一直沒有考慮端粒理論的原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