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鳳,提桶水來。”
韋先鳳聽到馬車中終于有了說話聲,又聞到了那股惡心的臭味,她高興地去提水。
韋廉昕蘇醒后,身體很虛弱。她知道自己到了練氣二層境,這次是深深感觸到死亡與自己只是一線而已。
不由得輕撫額頭,哪怕全身油膩膩的臭她也不嫌棄,自嘆自己命大福大造化大。
吩咐韋先鳳提水后,忙臆想銅鎖。
眼前一花,一塊溫潤潔白的玉簡出現在手中。她有些不解,為啥不是書籍,而是塊玉。于是將玉簡往眉心一貼,用心神去想玉簡是什么東西。《尨山筆錄》中提過,只是用法沒說。
一開始比較模糊,慢慢地玉簡中的內容逐步清晰在腦海里。
“術法大全!”韋廉昕有些興奮地自語起來。
正當她一個一個術法神通讀取理解時,那一個一個字又模糊起來,與此同時腦海里傳來疼痛感。
她知道自己的神識力枯竭了,這是讀懂了一個神識運用的法術中理解出來的。
這時,韋先鳳將清水取來了。
韋廉昕清洗時韋善傞過來詢問。
韋先鳳告訴他九姑正洗漱。
韋廉昕也知道韋善傞的到來,她問道:“何事?”
“我們這些天盡吃狼肉,肉柴大家覺得肚腹中有些哽。前面落日峰下有座廣信寺,據說有齋飯吃。我們要不要去看看?”韋善傞回答道。
大家都認為去廣信寺討一頓免費的齋飯,沒啥損失,又能填飽肚子,這光干嘛不沾。
韋善傞覺得有必要和韋廉昕說一下。
這一路吃不飽睡不好,餓肚子是家常便飯,大家太累太辛苦。那天有狼肉管飽,大家就放開吃,反而吃傷了大部分人。不光撐的了,而是不對胃口。若能有一頓粥餐素食,又不用付錢,也是大家夢寐以求的。
韋廉昕說道:“算了吧,天下沒有平白無故的光讓你沾。你們搜來的那些銀兩去附近村寨購買些油鹽糧,待會兒我有事和你們協商。”
以前有僧人到家中宣講過佛意,大意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作惡會留下不好的業力種子,從而導致未來生活的不順利。而行善則會留下良好的業力種子影響未來的生活,從而使生活更加美滿。
這種價值觀她和父親討論過,覺得這太美好,有些縹緲虛無。若接受這思想,心態會扭曲,變成莫須有的盲目服從。因為行善對現世利益不一定有助益,作惡對現世利益不一定有妨礙。
對善惡,她和父親皆認為于此世后世能為順益的為善行,反之給此世及后世的帶來損害的為惡行。
僧人們能說會道,看似一大堆道理,其實細想有悖論之嫌。但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世人很容易信,更容易深信不疑。
這么多人去吃齋飯,僧人們真的會那么有善意?
僧人們肯定會借機教化他們。
這一路受盡苦難,可以說是人生大起大落。韋廉昕定相信很多人聽僧人們循序漸進的說法,他們很容易“明悟”,成為堅定不移的信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