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性格-《三國之最風流》
第(2/3)頁
“象棋?怎么起這么個名字?什么意思?”
“棋盤為一,色分兩類,雖只三十二個棋子,變化萬千?!珮O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所以名為象棋?!?
荀貞哪里知道此物為何叫象棋,不過荀氏家學淵源,荀氏八龍中最出名的荀爽,號為碩儒,對《易》的理解“有愈俗儒”,為馬融、鄭玄、宋忠等名家所不及。家中既有此等大賢,荀貞從荀衢讀書時,自也精研過《易》,猛然想起四象,便云天霧地地扯了兩句。
陳褒諸人面面相覷,黃忠識得幾個字,雖也不懂荀貞的意思,但聽著有道理,覺得該夸贊幾句,因說道:“荀君真名門子弟,博通古今,這象棋竟是暗合天道了。……,不知怎么玩法?”
陳褒等人雖沒聽懂“象棋”的名字是何意,但面對從未見過的象棋,也是覺得新鮮,興趣十足,跟著問道:“對呀,怎么玩法?”
當下,荀貞把象棋的規則詳細講解。
他曉得杜買、陳褒等人不識字,講解之前,先教他們認字:“此為界,己方的區域為我軍,對面是敵軍。”
陳褒到:“兩軍交陣?”
“對。此為‘兵’字,此為‘卒’字,意思一樣,寫法不同,敵我雙方,各有五子。在對弈的時候,這兩種棋子每次只能走一步,在己軍的陣內,只可前進,不能后退;進入了敵陣后,一樣不能后退,但可以向左、向右?!?
陳褒聰敏,立刻領悟,說道:“五個兵卒,是‘五兵’的意思么?”
他要不說,荀貞還真沒想到。畢竟陳褒生長此時,又久任亭中,按律令,須知“五兵”,故此較為敏感?!拔灞保次宸N作戰時用的兵器,弓弩、戟盾、刀劍、甲鎧、鼓。
荀貞也不知五個兵、卒是何意思,順水推舟,道:“對,就是這個意思?!?
“兵、卒這兩種棋子不準后退是因為軍法嚴厲,所以臨陣不能脫逃么?”
“……,對。”
“在己軍陣內只許前進,不許左右,是因為怕未臨敵而先亂行列、破壞陣型么?”
“……,對。”
陳褒問的每一個問題,都是荀貞之前沒有想到的。
在他的前世,象棋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游戲,婦孺皆會。他從小接觸,直接學的就是規矩,學會怎么玩兒了就開始玩兒,從來沒有考慮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F在聽了陳褒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慚愧之余,不禁對他刮目相看、高看了一眼。
講解完兵卒,接著講解砲。戰國時就有投石車,便以投石車比擬之。程偃等生長民間,多不知此物,又牽強地解釋為就像是弩,可以遠射。
又講馬、車,一個騎兵、一個車兵,這兩種兵種不難,一說就懂。接著再講相、士,也不難理解。最后帥、將,更不用多說,一軍將也,一目了然。
這幾個字并不復雜,也很好記。講了幾遍,諸人就都記住了。荀貞笑吟吟地問道:“怎樣?有興趣玩兒么?”
男兒立志在邊關。戰爭,本就是男兒之所好,兩漢的風氣又勇猛進取,無數人為覓封侯而前仆后繼,在場諸人盡皆躍躍欲試。荀貞說道:“阿褒,要不你我先來一局?”
陳褒痛快應道:“好!”
兩人便在桓表之下相對跪坐。杜買、黃忠等人亦皆跪坐,圍聚兩側。
荀貞自詡老手,不占陳褒的便宜,叫他先走。陳褒也不客氣,拿起棋子,走了第一步。
“……,你為何這般走法?”
陳褒先走的左手邊第二個兵,即“兵七進一”,也就是棋譜上說的“仙人指路”。
荀貞記得自己學棋時,最喜歡先走炮,第一步先把炮架在中間。俗云:“當頭炮,馬來跳”。不但是他,他接觸的初學者中,不敢說全部,大部分都是這種下法。
陳褒的與眾不同,讓他有點奇怪,心中想道:“也許是未見過炮的厲害?”
陳褒走完棋,雙手放在膝上,認認真真地答道:“荀君部駐扎不動,情況不明,我軍不能妄動,所以先走邊卒,試探一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车致|
龙里县|
凤凰县|
甘谷县|
潢川县|
扎赉特旗|
泰来县|
京山县|
和顺县|
邹平县|
晋江市|
定兴县|
瓦房店市|
农安县|
朝阳县|
达州市|
唐河县|
南丹县|
蒲江县|
来宾市|
新宁县|
延吉市|
和平县|
伽师县|
云霄县|
大余县|
基隆市|
高平市|
平舆县|
鄱阳县|
汉寿县|
灵山县|
思茅市|
乐昌市|
红安县|
霍林郭勒市|
繁峙县|
屯昌县|
定结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