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啊?”
“獲了勝得了獎賞本該高興,我看你們卻有些心不在焉?”
敬老里的那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似乎有點吃驚荀貞的觀察力,吞吞吐吐了會兒,一人說道:“獲得獎賞當然高興,小人等只是為……。”
“為什么?”
“為本里的事情犯愁。”
“何事?”
“小人里中準備立桑苗僤,集全里之力,效仿安定里,在里中內外種下桑樹。”
“我聽你們的里長、里父老和原師說過此事。怎么了?可是有了難處?”
“依原師的章程,以每戶出錢之多少來定將來桑苗之歸屬。小人里中不比安定里,大多數的民戶都很貧困,雖傾盡所有,湊得的錢還不夠買苗百株。”
“噢?”
“以此計算,出錢多的可分桑苗三五株,出錢少的則不足一株,實在不夠分配。——小人家貧,出的錢少,分不到一株,故而愁悶。”
荀貞了然頷首:“……,原來你是為此發愁。”
早在前漢時,種植千畝桑麻,每年的收益就可達二十萬錢,如今雖不致翻番,但也早超出了這個數字。一株桑樹差不多“值絹十匹”,也就是一株長成的桑樹值錢兩千左右。雖說桑樹苗會便宜點,但對敬老里大部分的民戶來言仍是個不能接受的高價。
荀貞沉吟片刻,說道:“你說你們里中湊得的錢總共只夠買百株桑苗?”
“是的。”
“分不到一株的有多少戶?”
“這,……。”說話這人沒有留意過,與旁邊那幾個本里的人推算了會兒,估摸出個大概的數字,答道,“二十戶上下。”
“這二十戶出的錢共有多少?”
說話之人更不知道了,又與本里的那幾人低聲估算了多時,不確定地說道:“可能有萬五六千錢。”
一萬五六千錢最多夠買十來株桑苗,換而言之,也就是還差一半左右。
荀貞心道:“若差的錢少,我倒是可以給他們補上。如今差一萬多錢,……。”他家也只是中人之家,沒有這么多的閑錢,現在能動用的除了早前借給程偃的那五千錢之外,最多還能再拿出三四千錢。總不能為了幫助敬老里把自家的積蓄悉數拿出。他倒不是可惜錢,而是一下把錢拿完,以后怎么辦?他既有意交接豪杰,立足當地,總有要用錢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