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刀最多,弓矢最少。八成的里民帶的都是刀,弓矢只有兩三成的人有,——這還是把打獵用的竹弓木箭也都算上了。
荀貞征求里民們的意見:“今日初練,手搏、刀劍、射術(shù)三項,你們想從哪一項學(xué)起?”
里民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會兒,得出了統(tǒng)一的意見:“愿先習(xí)射。”
這個答案不出荀貞所料。因為從表面上看,三項之中最容易得到獎賞的正是射箭。
手搏、刀劍兩項需要比試才能得到賞錢,而要想比試,就必須先訓(xùn)練一段時間。射箭就不需要了,按荀貞的說法:只要能射中箭靶上的錢,當即就能拿走。
“急功近利”,人之常情。這也正合了荀貞的心思,一開始就跌爬滾打、白刃相交地操練手搏、刀劍,很容易使里民們因為疲累卻不見好處而失去興趣,消極懶怠。射箭就不同了,即使里民們的箭術(shù)普遍不好,但有許仲、江禽、高甲、高丙這些輕俠在,總有人能射中拿錢的,可以給里民們一個念想,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訓(xùn)練之中。
荀貞“從善如流”地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以習(xí)射為先吧。”令陳褒、程偃把早就備好的箭靶從車上取出,共有五個,豎立在場地的邊兒上。
靶子上已經(jīng)放置好了銅錢。
當世通行五銖錢,外圓內(nèi)方,每個錢幣的直徑差不多一寸左右,轉(zhuǎn)換成后世的長度,也就是兩厘米多。兩厘米很短,若以此為靶,便是練上兩年,里民們也難射中。故此,荀貞在每個靶子的正中間都釘了九個銅錢,分成三列,每列三個,緊緊相連,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長、寬各有七八厘米的“靶心”,再將射箭的距離放得近點,里民們也就有可能射中了。
靶子定下,還得定射箭的距離。如上述原因,為激發(fā)里民們的積極性,初期距離不易過遠,荀貞暫定為五十步。漢承秦制,一步六尺,五十步為三百尺,也就是三十多米。在三十多米外,射一個長寬各有七八厘米的“靶心”,有難度,但并非不可能。
為了更進一步地激發(fā)里民們的積極性,荀貞并又規(guī)定:“若不能中錢而能中靶者,亦賞錢。每中一環(huán),賞一錢。”
——“每中一環(huán)”:荀貞把整個箭靶分成了五環(huán),正中的銅錢是五環(huán),其次為四環(huán)、三環(huán)、二環(huán),最后是一環(huán),只要能中靶就是一環(huán)。
里民們?nèi)巳伺d致盎然,不管有弓矢的、還是沒弓矢的,盡皆躍躍欲試。
……
箭靶放好,規(guī)矩定下。荀貞又從推車中取出一個竹籃,把蓋在籃子上的布掀開,里民們看得清楚:里邊放的都是銅錢。
竹籃不小,黃橙橙的銅錢直堆積到籃子的邊沿,怕不下兩三千個。里民們的視線齊刷刷地都投入其上,一陣小小的騷動,有人忍不住高聲叫道:“亭長,這就是用來賞賜的錢么?”
“對。”
“這么大一籃子,總共得有多少啊?”
這個問題問得質(zhì)樸可愛,荀貞不覺為之一笑,說道:“不管有多少,只要你們能中靶,我就給賞錢。不怕你們拿得多,就怕你們射不中!”
荀貞的“守諾”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又有一大籃的銅錢擺在面前,里民們無不兩眼放光,頓時就有兩三人擠出隊列,自告奮勇地請求說道:“亭長,小人請求先射!”
荀貞本打算讓高甲、高丙兄弟在正式的操練之前先射上幾箭,他們射術(shù)好,等他們射中后便現(xiàn)場給錢,以此來激勵里民,卻未料不等他開口說,已有里民自告奮勇。他心道:“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自然不會拒絕,因笑道,“好!便讓你們先射上幾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