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夕陽-《三國之最風流》
第(3/3)頁
波才主力尚存,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肯定能把潰散的部眾重新收攏,這是郡朝諸人的共識。不管探馬帶回情報是什么,有一點不會改變,那就是荀貞方才所說的:“此賊一日不死,我郡中便一日不得安寧”。換而言之,至少短期內(nèi),在朝廷的援軍到來前,潁川的戰(zhàn)亂絕無平息的可能。
公家的事既已不須多想,那么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荀氏全族都在潁陰,擔憂家中情況的不止荀貞,荀攸也很擔憂。
戲志才家在陽翟,不必憂心家中,他更擔憂的是整個帝國的局勢:“太平道信眾遍布天下,作亂者定非僅我潁川一郡,也不知探騎有沒有帶回三河、汝南、南陽、陳留、陳國諸郡國之消息。”
三河:河內(nèi)、河南、河東,屬司隸校尉部,乃是京畿,或與潁川接壤,或距潁川不遠。汝南、南陽等諸郡國則皆與潁川接壤。
如果在它們的境內(nèi)也像潁川一樣,動輒數(shù)萬人造反作亂,那么朝廷平叛的大軍就算及時出動,怕也難以迅速挽回局面。
盡管戲志才此前從未出仕過,蟄居陽翟一隅,只是一個白衣寒士,但并非只會尋章雕句的腐儒,亦非足不出戶、不知天下事的庸儒,他交往的朋友多是名門子弟,常於遠行訪友的途中觀望地方民生,經(jīng)常與友人議論朝政,對而今閹宦當權(quán)、民不聊生的局面還是很清楚的。
一旦朝廷不能迅速撲滅太平道的叛亂,那么朝中說不定就會有野心之輩趁機而起。
太平道信徒雖眾,皆為烏合,或會得志於一時,遲早會被朝廷撲滅,此為癬疥之疾,而倘若真有握有兵權(quán)的野心之徒趁此機會生事,那就是心腹大患了。這漢家的天下,從此怕要危矣。
通紅的夕陽漸落於城下,暮色蒼茫。
戲志才對未來的擔憂只是出於推測,不同於他,荀貞對大漢的未來心知肚明。他知道,昔日強盛無比的大漢如今已是日薄西山,無論是誰,都將難挽它的頹勢了。
荀攸和戲志才一憂家,一憂天下。兩個人的話語入耳,荀貞喟然嘆息。
這亂的將是大漢的天下,受苦的將是萬千黎民。
荀氏天下名族,即使沒有荀貞這個“穿越者”,即使沒有荀貞手下初具規(guī)模的士卒,亦能在日后的亂中保住元氣,可那些普通的百姓呢?在這場已拉開序幕的大亂中,又將會有多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有將會有多少人茍活它鄉(xiāng)?有將會有多少人無聲無息地身死消亡?
在門口戟士的沉默注視中,荀貞等人步入太守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