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兵臨西華(中)-《三國之最風流》
第(3/3)頁
宣康問道:“如何誘敵?”
“城中賊兵無備,次ri見到我軍列陣城外后必然大驚。這個時候,我部可以裝出疲憊之態。賊將先是大驚,繼而又發現我部疲憊,定然轉為大喜。”
宣康領悟了戲志才之計,拍手叫好,說道:“如此,賊兵必會出城擊我!”
戲志才笑道:“正是。當賊出城擊我之時,我可先詐敗,誘其追之,然后設伏擊之。待剿滅了此股出城賊后,再猛攻縣城。如此,召陵易取。”
荀貞大喜,當即同意了戲志才此計,因此才有了昨夜的疾馳三十余里。疾馳到城外,他選了六百jing銳,令他們就地休息,等到天亮后,又令余下的六百人伐木取石,裝成疲憊不堪的樣子,筑造營壘,并將軍旗歪斜插放。如此種種舉措,果將黃巾守軍引出。
……
此時辛璦請令出擊。
荀貞笑道:“志才之計是先敗再勝,你部百騎乃我部jing銳,若派你去迎敵,賊兵恐怕一下就被會嚇回城中,又如何全殲彼等?又如何趁機取城?”他叫來陳褒,令道,“帶你曲人馬迎敵,不必死戰,略戰片刻即可向后逃跑。”陳褒應令,急帶本曲二百人迎上殺出城來的二千黃巾軍。
黃劭望見荀貞部中起了一陣sāo動,隨即有一兩百人急匆匆丟下了手上的木頭、石塊,倉促集合,在一個軍官的帶領下迎擊上來,而余下的那些人馬則也各自丟掉手中的木石,在戰鼓的催促下向荀貞的將旗靠攏。
他喜道:“荀貞定沒料到我帶兵出城,故此居然絲毫無防備!爾等看,他麾下人馬慌亂無錯。隨我殺過去,先將這迎上來的一兩百人殺散,再直撲彼之主力!”
左右黃巾諸將應令。他們多是步卒,很少騎兵,五里地不遠不近,一刻多鐘后與迎戰上來的陳褒曲碰上了頭。
陳褒謹遵荀貞的將令,只虛虛遮擋了一番即帶部敗退。他部下這一曲人馬也確實沒有怎么經過休息,實際上,就算他想阻擊黃劭部人馬怕也是阻擊不住的,也因為此,使得黃劭越發堅定了自己的判斷,大喜之至,顧不上追殺陳褒的敗卒,直往荀貞的將旗處撲來。
遠遠望見了將旗下一個披甲帶刀之人,在一群親衛簇擁著向西逃跑。黃劭指著叫道:“此人定是荀貞!誰能把他抓住,賞錢十萬!”
受此重賞的刺激,他部下的諸將、兵卒奮勇爭先,盯著荀貞的將旗直追上去。因為注意力全在荀貞身上,所以他們只看到了前邊荀貞的主力四處逃散,卻誰也沒有注意到這逃跑的漢軍卻是散而不亂,尤其南北兩側各有大約百人的騎兵,在逃出了數里后繞到了他們左后、右后兩個方向。
眼看就要追上了荀貞,荀貞身邊的部眾大多散逃,只留下了不到百人的護衛,忽聞得不遠處一個丘陵的后邊鼓聲大作。
荀貞帶著這百人停下了腳步,轉身面對他們。
黃巾軍諸將見荀貞此等舉動,魯莽的大喜之極,忙不迭催著本部往前沖殺,機靈點的不覺為之一呆,有的人已隱約覺得不妙。
黃劭沖在最前,距荀貞只有百步之遠,騎馬舞矛,直取荀貞。
荀貞身后轉出一人,持雙鐵戟,徒步迎上。
黃劭自恃馬快甲厚,哪里把一個徒步迎上來的“步卒”放在眼里,只管催馬疾行,長矛前刺,刺向此人的前胸。在他想來,他本就力大,再借助馬速,這一矛必能將這個不知死活的“步卒”刺死,若是刺的位置對了,沒準兒還能將之挑起,——這一招是他最好用的,此前與汝南郡兵的作戰中,他常常這樣干。長矛刺出,卻沒能刺中對面這個“步卒”,只見這個“步卒”把左手鐵戟交到右手,展開左臂,把他刺出的長矛夾在腋下,順手拽住矛柄,大喝一聲。黃劭只覺一股巨力從矛柄上傳來,身子被拽得前傾,雙腿不由自主離開了坐鞍,如騰云駕霧也似摔倒了地上,一下被摔得眼前金星四冒,耳中聽得這個“步卒”又是一聲大喝,緊接著一聲巨響,隨后是馬匹嘶鳴之聲,再接著胸前一涼,劇痛難忍。
他好不容易從摔下馬的暈眩中晃過神,睜眼看去,見他的坐騎栽倒一邊,而自己的胸前中了一柄鐵戟。那個“步卒”則拿著余下的一柄鐵戟迎上了從在他身后殺上來的黃巾兵卒。他意識漸漸模糊,最后的一個念頭是:“此人是誰?”
殺了他的正是典韋。
跟著黃劭的這些黃巾兵卒除了四五個騎兵外,余下的都是步卒。荀貞身后的百十人除了親兵外,半為許仲曲中的蹶張士,半為劉鄧曲中的陷陣士,在許仲的指揮下,蹶張士舉弩shè矢,黃巾兵卒人仰馬翻,劉鄧趁機率陷陣士掩殺上去。
在十余個虎士的保護下,荀攸、戲志才等從不遠處的丘陵后轉出,令戰鼓轉為急促。
辛璦帶的兩百騎士聚集起來,發一聲喊,向這支黃巾軍的左后、右后發起了進攻。
江禽、陳褒、荀成等各帶本曲人馬,從四散逃跑改為轉回來發動攻勢。
荀貞拔刀在手,催動坐騎,帶著原中卿、左伯侯等親衛接應住在前廝殺的典韋,并力向前沖殺。
前有荀貞、典韋等好許仲麾下的蹶張士以及劉鄧麾下的陷陣士,后有辛璦帶的兩百騎士,左右有江禽、陳褒、荀成等的猛攻,而黃劭又已被典韋陣斬。黃巾軍早在之前的奔跑追逐中就散亂了隊形,此時又四面受敵,哪里能抵擋得住?大亂潰敗。
>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