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不論是虛擬世界的用戶總量,還是日平均用戶在線量,都呈現出顯著的爬升曲線。
相對應的,小夢的解密效率,自然也穩步攀升。
不過在此之前,解密出來的東西都和之前一樣,全是一些無法解讀的碎片。
“挖礦”效率確實高了很多,但挖出來的都是“廢礦”。
這多少讓人有些氣餒。
但現在,情況終于出現了變化——小夢挖到了“大東西”!
林游頓時就期待起來。
他迅速和小夢一起來到空天母艦,重新將那枚散發出無數條數據光帶的燦爛太陽具現而出。
“這里哦。”小夢伸出小手,拽住一條光芒化作的絲帶,向林游示意。
林游看過去,瞬間理解了小夢的意思——
別的數據光帶,大都非常纖細,看上去也就比發絲粗一些,但小夢手中抓著的那根,卻像是一條柔軟的綢帶,單看體量就是其他數據的百倍不止!
這絕對是個“大家伙”!
但是——
“還沒有解密成功?”林游愣神。
“還沒有哦。”小夢不好意思地笑起來,一邊像拔河一樣使勁兒往外拽這條絲帶,一邊抱怨說,“這個實在太大啦!”
林游沒有上去幫忙拽。
因為小夢的動作只是視覺表現,是“loading條”一樣的事物,她真正在做的事情,是調用海量的玩家模糊算力,對這個巨大的數據團進行解密。
林游切換到數據世界,嘗試對這個大東西進行分析。
但這很難。
因為他發現這個大東西和之前那些碎片有個巨大的不同——它似乎被一層東西給包裹了起來。
這層東西是保護嗎?
還是因為采用了特殊的折疊手,使其被連續壓縮數次,拔高揭秘難度的同時也確保了其完整性?
林游難以確定。
但這個大家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哪怕隔著層層防護,林游也看到了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
他如今的大腦,在全力運作之下對數據的敏感性已經近乎非人,完全可以感覺到這個大家伙和“數據殘骸”、“人工智能”、“數字生命”、“冬眠者”在數據表現方式都有一些結構上的相似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