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地面指揮中心,主操作手不可思議地高聲喊道:“Kh-11同步衛星已失去聯絡!”
“Kh-8、Kh-9信號遭受強烈干擾,姿態控制系統失靈!”
局長猛地扭頭,再次看向指揮室巨大的屏幕。
屏幕上,那道藍光璀璨奪目!
“周圍還有什么衛星可以調動?”局長的聲音聽上去不再穩定。
“科羅娜號五分鐘后會掠過對應軌道。”
“調整軌道!繞遠一點!還有,盡快解決Kh-8、Kh-9的故障!”
“是!”
局長和主操作手的對話聲,驚醒了呆呆注視著畫面的其他工程師,指揮室再次變得熱鬧起來。
同一時間,飛艇之上。
玩家們距離光束尚有百米之遙,仍然覺得周圍氣溫升高。
甲板邊緣,大伙兒下意識抬起手臂,感受著這意料之外的溫度變化。
那道藍色的光束看上去不過一人粗細,但散射極小,致密度高得驚人——遠遠看去,幾乎是一根能量構成的固體結晶!
這根藍色的結晶柱從地面沖天而起,一瞬間便穿透云層,劃破天穹,直到視線所不能及。
但這窄窄的一道光束,卻幾乎瞬間就煮沸了周圍的空氣,若非空氣傳熱效率實在不高,飛艇上的溫度變化絕不止這么一點!
這會兒,幾乎所有人都使勁仰著脖子,看向天穹的最頂端,猜測著那道藍光的極限距離。
同一時刻,所有身在戶外的居民,都錯愕地抬起頭來,看向將天空一分為二的那道筆直光束。
火箭發動機試車臺每每試車,都會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考慮到噪音的影響,它實際上位于市區之外,依山而建。
可即便隔了這么遠,那道藍色的光柱,仍然清晰地映入所有人眼中。
不論是清楚情況的網友,還是不清楚怎么回事的市民,這會兒都震驚且癡迷地看著那束光,愣愣地舉起手機拍攝。
但他們只是看個熱鬧,學界已經看傻了!
尤其是航天領域的工程師們,更是震驚到幾乎語無倫次:
“發動機試車……不應該橫著噴射尾焰嗎?為什么這個是超天上噴的?”
“這真的是發動機,而不是什么高能激光武器嗎?”
“肉眼幾乎看不到任何能量離散!地面多寬,天上還是多寬!這……這怎么可能?!!”
“這得多少燃料、多強的燃燒效率,才能產生這種強度的能量爆發?”
“燃料?燃燒?還擱這兒玩化學火箭呢?這東西要還是燒燃料的,我直接把它吃下去!”
……
越是搞科研的,越是對這道刺破天穹的藍光感到震動和駭然。
這還是他們不知道更多情報的情況下。
——知道更多情報的人,這時候手都是抖的。
比如阿美莉卡航天局局長,再比如,歐洲聯盟航空局局長!
這會兒他氣得直跳腳!
明明他們已經聽勸,當機立斷選擇了變軌。
但他們的偵測衛星,還是被強烈的電磁干擾波及,現在已經瞎掉了!
他們唯一比阿美莉卡航天局強的地方,就是對電磁干擾范圍有個更清晰的認知:
那道藍色的光束雖然高度收束,看上去就是個細長的圓柱體,但不可見的電磁波干擾卻不同——那是一個尖銳的圓錐形,地面可能只是一個點,擴散的范圍極小,但到了三萬六千公里的同步軌道,卻會覆蓋一片極為寬廣的空間!
林游給的三分鐘變軌時間,根本不夠脫離被干擾區域!
“這哪是什么心善,根本就是逗我們玩來了!”局長氣得咬牙切齒。
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就沒有不懵的。
——就是參與了這玩意兒研發的大夏科研人員,和昨天進行了“欺騙性”發動機試車的工作人員,也被這畫面驚得目瞪口呆。
只有林游一如既往的平靜。
藍色的光柱持續了15秒。
熄火之后,不給大家任何反應時間,林游就緊接著說道:
“正如大家所見,我們對試車臺做出的調整是:敞開天頂,將發動機噴口對準天空。”
“更多的解釋,我們稍后再說,接下來——”
“輸出效率10%,預備,點火!”
他的這番話,再次讓從業者震驚無比:
兩次點火之間,不需要冷卻、檢修、補充燃料的嗎?
你特么剛才尾焰都快噴到太空了!真的可以無接縫、直接點火第二次嗎??
試車臺沒有直接融掉嗎?
發動機沒有沖進地殼嗎?
物理學還存在嗎??
但他們的困惑和不解,影響不到測試的進行。
在林游指令下達后,立刻便是第二道熾烈的藍光從試車臺迸發而出,直上云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