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便如此,他還是凍得直哆嗦,在手上呼了幾口白氣,搓了搓耳垂,抱緊手臂,打量著四周。
硅基生物區是晶體的叢林,一叢叢不規則的彩色晶體“生長”在一起,有的叢落高達幾十米,有的像灌木叢一樣低矮,大部分地面被一種纖細的玻璃纖維結構覆蓋,像玻璃管編織成的“草甸”。
或許為了方便其他生命形態的生物通過,晶體叢中開辟出一條勉強能稱之為道路的蜿蜒通道。
“這里溫度很低,”提莫扛著長桿向前走去,或許由于空氣成分改變的,聲音變得含含糊糊,“人類語言中,水結冰的溫度怎么計量?”
“零攝氏度。”
“那這里至少零下二百多攝氏度,我們得快一點,‘保護氣泡”出現過失溫導致碳基生物死亡的先例。”
李涼呼著白氣,發現提莫比他輕松得多,那一身皮毛到底沒白長,果然扛凍。
“戈隆之子”傻愣愣地跟在提莫后面,皮膚上殘留的水分已經結成了霜,看起來像披了一層白甲,而四分之三邁著彈簧腿,對環境變化毫無反應。
繞過一叢小山般的綠色晶體,前方道路兩側出現一個又一個煙霧繚繞的“水池”,面積大小不一,邊緣不規則,視覺上似乎溫度很高,但李涼從其中一個池子邊經過,卻沒有感覺到絲毫溫度。
“這些池子是干什么用的?”
“相當于硅基生物的建筑,內部溫度有兩千攝氏度以上,”提莫隨口道,“硅基生物的身體可以一分為二,一部分待在高溫熔融金屬池里靠化學能獲得能量,另一部分在低溫環境活動。”
“然后呢?”
提莫舉起雙手,比劃了一個對接的動作:“咔噠,插上,像充電。”
這比喻相當形象,李涼瞬間理解硅基生物的生存方式,聽起來比碳基生物方便很多,“吃飯”的同時還不耽誤出門活動。
很快,他親眼看到了這一過程。
一個直徑十多米的池子邊緣,一頭生物剛剛從池中爬上來,外形大致像一只巨型蜜蜂,身體卻由“玻璃纖維管”編織而成,后背上的四對翅膀也是纖薄的玻璃片,身體前端有兩個光滑的玻璃半球,應該是視覺器官。
它靠六對細長的玻璃管支撐身體,爬出池子時,身體尾部拖拽出某種復雜結構一角,隨后,連接的透明關節斷開,復雜結構緩緩沒入池中。
離得更近一點,李涼看到組成它身體的“玻璃纖維”晶瑩剔透,內部不時閃過微光,像一個精致的藝術品。
他想起在出入境管理中心排隊辦理手續時排在他前面的那個生物,應該也是硅基生物,同樣由玻璃管組成,只是形態不一樣。
“硅基生物很脆弱嗎?”
提莫哼了一聲:“沒有任何生物比碳基生物更脆弱,硅基?哼,看到那些硅纖維中的閃光了嗎,那是神經信號,它們的神經系統可以像光纖一樣高效傳遞信息,這讓它們的反應速度和精度遠超你的想象。”
像光纖……李涼算是開了眼界,如果速度夠快,遠處那頭硅基生物背上的“玻璃片”就能變成致命武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