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說道:“那么先生認為我該如何做更好呢。”
蒯通說道:“范陽令其實根本不愿意為秦國所效命,他不過是在謀算著保住他自己的性命以及他自己的富貴而已。范陽令其實已經打算盡快投降將軍,只是范陽令是秦國所任命官吏。將軍前面攻下的那十幾座城邑,城中的縣令都被將軍所誅殺了,范陽令害怕他投降將軍以后,他也會像前面那十幾座城邑的縣令一樣的被誅殺。”
蒯通接著說道:“將軍的軍隊已經快要推進到范陽城下了。范陽令是不得已而堅守城墻的,其實是他的內心非常恐慌的。范陽的年輕人們都想著殺了他們的縣令,然后他們自己據守城墻,抵御將軍的進攻。將軍不如將侯印交給我讓我帶回范陽邑委任范陽令為將軍的縣令,范陽城的年輕人就沒人敢去殺范陽令了,范陽令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投降將軍。”
武臣說道:“如此甚妙。”
蒯通繼續說道:“將軍接收范陽城以后,你就讓范陽令乘坐華麗的車子從趙國和燕國的各個城邑的郊外行駛,哪些城邑的縣令,郡守們只要看到了率先投降將軍的范陽縣令不會被殺,還能繼續官復原職,燕趙之地的城邑就會不戰而降,這就是我說的傳檄而定千里之地。”
武臣聽了蒯通的分析之后大喜過望,立馬將侯印交給蒯通,讓蒯通回到范陽城傳給范陽令。武臣依照蒯通定下的計策,為范陽令備下華麗的車子,在燕趙之地的各個城邑的郊外行駛,并宣揚這是第一個投降武臣的范陽令,官復原職,可以繼續保全富貴。沒多久趙地三十多座城邑全都投降武臣了。
張耳陳余騎著戰馬帶著軍隊跟隨著武臣進入了原趙國的都城邯鄲城,兵不血刃的占領邯鄲城,一切都進展的出奇的順利。
武臣的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就幾個月前,武臣和陳勝一道還是大澤鄉被縣尉逼迫著前往漁陽戍邊的囚徒,前途渺茫,九死一生,現在武臣的軍隊占據了原趙國的土地。
陳邑的陳勝都住進了原楚王的宮殿了,武臣占領了邯鄲自然也是不能落后的,武臣找到了邯鄲本地人給自己當向導,找到了原趙王的宮殿,武臣也住進宮殿里面,這樣才顯得有地位。
武臣組織了一些攜帶劍的士兵組成自己的親軍扈從,把守趙王宮殿守護自己的安全。
秦國各地的起義風起云涌,愈演愈烈。各地的縣令郡守就算被殺了,也沒有辦法將造反起義的事情送到朝廷里面去。胡亥不愿意相信秦國境內會有造反起義的事情,胡亥相信只是有幾個蟊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