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氏連工錢多少都沒問,直接就應下來了。
她上午會下地拔草施肥,下午基本上都在家中做些瑣事,收燈籠這點小事順手就做了。
程彎彎笑道:“那我就一天給兩文錢,成不?”
一邊的孫氏聽了,眼中浮現出一絲得意,二嫂天天悶頭干活,不知道爭取,大嫂也來壓一頭,幫忙收燈籠竟然才給兩文錢,嘖嘖,她剝燈籠一天的進賬至少是十個銅板。
趙老太太一把將程彎彎拽到邊上:“你是啥大財主嗎,給這個工錢,又給那個工錢,多少錢都不夠你這么造!”
程彎彎開口道:“娘,我咋會讓自己虧本,放心,虧不了。”
十斤燈籠的采摘費是二十文錢,剝出來是五文錢,搓洗工錢是二十五文錢,加起來有五十文,聽起來確實很多,但十斤燈籠能做出五桶冰粉,大概是四五百碗,她能拿到手八九百文錢,這點工錢就是毛毛雨。
如此廉價的勞動力,在現代社會根本就不可能。
她也想通了,與其藏著掖著,讓自己累個半死,還不如請人幫忙。
大家一起賺錢,誰也沒工夫算計誰。
這會兒不少人從家門口經過,程彎彎順口沖路過的人道:“以后大家有燈籠,都送到這邊來,一樣的價錢。”
村里人回去互相轉告,不一會兒,就有人將白天孩子摘的燈籠送過來。
文氏將家里的稱拿出來,口袋里揣著程彎彎剛剛給的四十文錢,開始第一次收燈籠。
過程很簡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瞬間就完成了。
收下的燈籠送到孫氏那邊,孫氏坐在矮凳上開始剝燈籠籽,最初,她心里很是得意。
可是慢慢的,她就笑不出來了,她一直坐著不動剝燈籠,什么活都干不成,反觀二嫂,收完一個人的燈籠后,就能繼續坐下來編草鞋縫補衣服,兩樣事都不耽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