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多畢聞言露出一個苦笑,無奈道:“這推動流言之人很容易便查到了,大多是鈕鈷祿氏和赫舍里氏在背后弄鬼,佟氏也在暗地里借機推波助瀾,剩下的不過是些人云亦云之輩不足為懼,只是在這等風聲鶴唳之時與馬佳氏交惡,對他們根本是弊大于利……”而且這事太容易查到結果,令多畢有些懷疑其中的可信度。
赫舍里氏這些年來都是夾著尾巴做人,在軍中實力本就比不上馬佳氏,這樣明目張膽地跳出來很不符合他們現階段韜光養晦的行事作風。
鈕鈷祿氏亦是軍事大族,在軍中的勢力不小,但是如今大戰在即,若與馬佳氏交惡,進而動搖軍心引起內訌,根本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佟家在軍中勢力最為弱小,其統領的只有漢軍旗,漢軍綠營更是早在康熙十二年末就已投入前線戰斗,若要說佟家在這等時候還有精力來攙和,那也未免太過高估了他們。
阿布凱聞言眉頭輕鎖:“赫舍里氏和鈕鈷祿氏雖然已經不如以往那般受皇上信任,但終究同為八大家族,豈會如此短視,在這等平亂的緊要關頭與咱們兩敗俱傷?佟氏是當今母族,更不該會在這時候拖皇上的后腿,不然豈不是自找不自在?”
多畢同意地微微點頭,他也是顧慮到這方面才不敢貿然動手,否則豈不是正中暗中設計之人的圈套?何況大世家可不只是這幾家,若是拼的魚死網破豈不是便宜了其他幾個大家族?多畢有些頭疼地道:“我已經多方排查,卻始終無法確定幕后之人,每次查到線頭總是這幾個家族的人,簡直想不信都不行了”
宜敏聽了兩位兄長的話,只是微微思索了片刻就冷笑一聲道:“大哥、四哥不用傷腦筋了,動手的不是這三個家族,不過這天下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各個家族中安插如此多的人手,除了皇上之外,也就只有慈寧宮的那一位能夠辦到。”見三位哥哥恍然的模樣,宜敏才接著道,“皇上自然不會在節骨眼上自毀長城,那么這真正的幕后之人不是呼之欲出了嗎?”
三兄弟頓時面面相覷,多畢有些不可置信地扶額道:“這太皇太后莫不是瘋了?如今國難當頭,三藩幾乎割據南方半壁江山,如今舉兵北上,她就算不幫皇上一把也不至于這樣拖后腿吧?皇上不是太皇太后一手教養出來的嗎?”
宜敏輕嗤一聲:“太皇太后本就不主張撤藩,在此之前不知道跟皇上吵了多少次,最后犟不過皇上只能妥協,但是不代表她就放棄了自己的立場,在她眼中我馬佳氏才是慫恿皇上撤藩的罪魁禍首,能不把我當成眼中釘嗎?咱們馬佳氏在軍中經營過百年,不是她說打壓就能打壓的,她只好退而求其次,挑動幾個家族互斗,然后坐山觀虎斗。”
宜敏抿起嘴唇,眼中閃過銳利的寒光,孝莊早就想打壓她了,只是她一直小心翼翼沒有給她機會,多年來也就維持著相對脆弱的平衡,可惜康熙撤藩事件的到來終究打破了這個平衡,出于前世的經驗,她改變了馬佳氏在撤藩決議上的站隊,堅決站在康熙一邊支持撤藩,而這自然就觸了孝莊的霉頭,她奈何不了康熙不代表她就此放棄了,不能打壓馬佳氏不代表不能給馬佳氏找麻煩。
阿布凱臉色凝重地垂目不語,他這時才真正發現宜敏在宮中周旋是何等的不易,攤上這樣一個太皇太后,加上家族與之有了利益沖突,難怪聽說太皇太后近來總是找宜敏的不痛快,沒成想竟是為了這等緣由。
“太皇太后這樣做又能得到什么好處?要論地位她已經是太皇太后,是大清最尊貴的女性了,要論勢力,她背后有著整個科爾沁蒙古撐腰,再說皇上的孝順天下皆知,她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多畢實在不明白太皇太后這樣做能有什么好處,大清若是敗了,難道她就能幸免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