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諸如《隋唐演義》、《薛仁貴征東》、《薛剛反唐》之類曾經(jīng)流傳甚廣使得聽眾們聽得如癡如醉的評書里,唐朝開國后最牛的一員將領(lǐng)是薛仁貴,他的兒子薛丁山和孫子薛剛后來繼承他的事業(yè),薛家也成了唐朝的柱石功臣。
在薛仁貴剛出道時備受打壓,只是個小小的火頭軍。因為他的上司叫張士貴,此人嫉賢妒能,心如蛇蝎,處處壓制和陷害薛仁貴。薛仁貴穿一件白袍,張士貴便讓女婿何宗憲也穿一件白袍,薛仁貴立的種種功勞都被何宗憲冒領(lǐng)。后來發(fā)現(xiàn)事情敗露,就想除掉薛仁貴。未果之后便謀反作亂,最終兵敗被誅。
因此張士貴也成了民間人人得而誅之的奸臣,甚至與秦檜、趙高、嚴(yán)嵩并列為四大奸臣……
房俊當(dāng)然知道真正的歷史并不是那么回事兒,楊家將系列把北宋開國名將潘美黑成賣國求榮、迫害忠良的大漢奸賣國賊。說唐系列也把唐初名將張士貴、蘇烈黑成整天搞陰謀詭計的的無恥小人。包公故事里把一代名臣龐籍黑成把持朝政、徇私枉法的大奸臣……都是演義而已。
然而正是這些演義因為傳播久遠(yuǎn)故而深入人心,卻使得一些不熟知歷史的人先入為主,不得不說對這些人來說的確有些冤枉。
然而歷史是比糊涂賬,誰黑誰白誰灰,又哪里能輕易分得清楚?
*****
張士貴今年已逾花甲,按理說這等年歲的人在民間古人算得上是長壽長者,但是對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高官顯貴來說并不算老。張士貴看上去亦是壯碩魁梧,但比之兩年前房俊與他初見之時,花白的須發(fā)卻將其衰老之態(tài)盡顯。
玄武門外右屯衛(wèi)軍營大門口,前來赴任的房俊見到張士貴騎著一匹駿馬在幾名部曲的陪同下早已在此等候,趕緊翻身下馬,上前兩步抱拳道:“虢國公何故在此?”
張士貴在馬背上笑道:“你這棒槌前來右屯營赴任,老夫若是不到場彈壓這幫驕兵悍將,豈不要被你都給拆了這座軍營?”
房俊就有些尷尬,苦笑道:“虢國公何必這般嘲笑在下?不過是性格沖動了一些,讓您見笑了?!?
“沖動?呵呵……”
張士貴哈哈一笑,自馬背上躍下,他身后的部曲亦相繼下馬。
“外人皆說房二郎是個棒槌,卻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試問世間有哪個棒槌在能夠聚斂天下財富搏得一個財神爺之名頭的同時,尚能提筆定國、上馬安邦?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你那一套趁早給老夫都收斂起來,莫要在老夫面前裝瘋賣傻。”
張士貴嘴里說著,走上前,面帶微笑的錘了房俊肩膀一下,點頭贊道:“好一副健壯的身板兒,哪里有半點文臣之家的文弱之氣?好好干,千萬別枉費老夫向陛下舉薦你接任的一番苦心。這右屯營的數(shù)萬二郎,老夫可就交到你的手里了,莫讓他們在十六衛(wèi)的同僚面前抬不起頭!”
房俊愕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