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敷衍的尉遲恭-《房俊房玄齡》
第(3/3)頁
如此,方略算是確定下來。
至于具體如何實施,則是兵部之內需要考慮的事情,這亦是房俊屢次為兵部爭奪權力之后的結果。這是符合情理的,朝堂之上只需在大方向上確定戰略,若是如同以往那般朝臣盡皆發言,誰都可以左右具體戰術,則避免不了的拖沓繁雜。
兵部的職責是什么?
你只需告訴我打誰,至于怎么打,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當然,似舉國東征這種程度的戰爭,水路由房俊而決尚有可能,你難道還能指望皇帝御駕親征的陸路大軍聽從兵部的調遣?
兵部的權責再高,也必須置于皇帝之下,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非房俊不想好好混了……
大事議定,李大亮便唏噓道:“與房相同殿為臣十數載,此刻當真羨慕他能夠泛舟南下,領略江南水鄉之風韻。等得再過幾年,某上不得馬拉不得弓,也得效仿房相那般悠游山水,放逐田園才行。”
此君出身官宦世家,乃涇陽當地有名的大族,其父官居隋朝朔州總管、武陽郡公,自幼便文才武略。
然而即便是這等顯宦之家出身,其人卻淡泊名利,家中少有余財,甚是清貧。
李二陛下不滿道:“愛卿耳順之年未至花甲,身強力壯精力充沛,自當好生為朝廷多多效力幾年才是,何故如此消極?”
在他預想之中,一旦自己御駕親征,將會留下精于謀劃的房玄齡與穩重驍勇的李大亮輔佐太子坐鎮京師,如此方可安定軍心,自己亦能無后顧之憂。然則現在房玄齡致仕,選擇誰留守京師統御百官協助太子,已經讓自己煩心不已,若是李大亮在無心國事,難不成讓李績這個軍中第一人坐鎮京師?
沒有李績的兵法韜略,面對高句麗的頑強抵抗,李二陛下自己也有些心虛……
李大亮感激道:“老臣只是一時有感而發,當此帝國振奮之時,自當粉身碎骨襄助陛下成就千古偉業,萬死不辭!”
李二陛下這才滿意。
朝中老臣漸漸老去,新生代的文武官員出去寥寥幾個諸如房俊這般出類拔萃之外,余者讓他很難徹底放心。將帝國交付于那些年青官員之后,他們是否能挑起大梁,沿著這條繁花錦繡的道路一直護佑帝國前進?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