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既是悠遠的歷史給予這個民族的自信,更是漢武之后遭遇閹割的“儒學”所形成的畸形的自負……
自秦漢以降,到了隋唐兩朝,中原王朝與外界的聯系交流一直未曾斷絕,陸上有絲綢之路,海上有數條航線,諸多胡人將異國奇珍帶到中原的同時,自然免不了帶來世界上諸國的信息,可漢人從來都是不屑一顧,典籍史書之中寥寥幾筆,從不曾正眼相待。
這種自負一直延續(xù)兩千年,漢人一直認為自己居住世界之中心,乃天朝正統(tǒng),所有蠻夷皆是野獸豚犬一般的存在。
直至人家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割地賠款喪國辱權,終于在神州大地一片隆隆炮聲之中,綿延兩千年之封建社會轟然崩塌,祖宗們積攢下來的燦爛文化湮滅殆盡,神州大地尸橫枕籍、哀哭一片。
隋唐兩朝,中原與周邊諸國的交流達到歷史的頂峰,長安城內長期居住的各國商賈數以萬計,每年與諸國的商貿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是即便如此,驕傲的唐人也從未去仔細的看看那些萬里之外的強盛帝國,依舊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一”的愉悅之中。
沒錯,這個年代的中原王朝的確是天下第一,甚至將這個位置一直保持了千年。
然而,誰能說得清是否正是因為這個年代延續(xù)下來的這種自大,最終導致了這個民族遭受到了最最慘痛的教訓?
不正視自己的敵人,終有一天要被敵人擊倒……
素來以勤政自詡的李二陛下聽聞房俊的一番言語,簡直有一些目瞪口呆,下意識問道:“你說拂菻國之地域不下于大唐,且?guī)Ъ装偃f?”
他的第一印象,便是覺得吾大唐疆域遼闊已經占據天下之大半,哪里來的那么多土地給拂菻國?
房俊知道李二陛下不信,這位驕傲的帝王從未將目光停駐在胡人番邦的身上,一輩子眼中唯有一個高句麗,還只是為了完成歷代帝王未曾完成的征服霸業(yè),結果直到死也未能完成這個心愿……
“豈止是拂菻國?在其北部,尚有一個冉冉興起的加洛林帝國,民風驍勇,士卒善戰(zhàn)……”
用不上一百年,那位矮子丕平就將成為一個龐大帝國的繼承者,以后會將父祖的基業(yè)發(fā)揚光大,得到教皇的認可之后橫掃歐洲大陸……
“即便是天竺,其疆域之大亦不必大唐小多少,因其氣候溫暖水流充沛,更是萬里沃土,繁華富庶!”
這就有點扯淡了,天竺地大物博不假,但是阿三們好吃懶做是從祖宗上傳下來的毛病,自從貴霜帝國覆滅之后,諾大的疆土先后被拉其普特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征服并且奴役殖民,一代一代的阿三乖巧恭順,儼然孫子一般……
不過若非這般夸大其詞,如何能勾引其李二陛下的興趣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