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五章 趙信城(下)-《房俊房玄齡》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從古至今,漢奸層出不窮。

    實際上外族投降于我,亦是數不勝數,比如阿史那思摩,比如契苾何力,而似趙信這般先是因為兵敗投降漢朝,繼而兵敗又投降匈奴,搖擺不定,屢易其主,則很是少見……

    趙信本是匈奴小王,后來戰敗投降漢朝,改名趙信,被漢武帝委以重用,立下不少戰功,被封為翕侯。

    元朔三年,軍臣單于死,其弟伊稚斜單于繼位。軍臣單于太子於丹恥屈其下,不堪受辱,遂逃奔于漢。

    漢武帝封之為陟安侯。

    伊稚斜單于因怨漢收納於丹,屢遣兵至代郡、雁門、定襄、上郡等地寇掠。匈奴右賢王又借口漢朝攻略其“河南地”,也屢次出兵侵襲漢朝朔方郡。

    漢武帝雄才偉略,兼且帝國強盛,兵精將廣,遂決定出兵反擊,公元前124年,漢使衛青、蘇建、李沮、公孫賀等將兵十余萬人擊右賢王,右賢王敗,損失男女一萬五千余人,裨王十余人,牲畜“數千百萬”。

    戰果輝煌。

    然而亦有損失之處,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所率三千余騎,幾乎全軍覆沒。蘇建寧死不降,被梟首示眾,趙信則投降匈奴。

    伊稚斜單于得到趙信后,以其在漢軍久,熟悉漢地軍情,遂封之為“自次王”,又妻以己姊,企圖利用他共同對付漢軍。趙信獻策伊稚斜離開陰山地區,徙居漠北,以誘疲漢兵,并且率軍在燕然山南麓的窴顏山(燕然山即郁督軍山,今杭愛山)筑城,扼守漠北門戶。

    七年之后,亦即元狩四年,漢武帝令衛青、霍去病分別領五萬鐵騎兵分兩路,北越沙漠出擊。

    伊稚斜遵照趙信計謀,置精兵于漠北,以逸待勞。

    衛青部自定襄出兵千余里,與伊稚斜單于相遇。漢軍以武剛車環陣結營,縱兵五千攻敵。時值日暮,飛沙揚塵,漢軍遂橫張兩翼合圍,戰意熊熊銳不可當!伊稚斜單于見漢軍兵精馬壯,心中恐懼,自度不能勝,率親隨數百名親兵突圍而去。漢軍追殺數百里,直抵趙信城下,見到趙信已然早有防范,率領數萬精兵列陣于此,當即強攻。

    “戎車七征,沖輣閑閑,合圍單于,北登窴顏。”

    衛青大破趙信城,卻因此折損嚴重,不得不止步于此,得匈奴積粟食軍,伊稚斜單于與趙信則狼狽奔逃回漠北。

    而另一路,霍去病部自代郡出塞,狂飆突進奔馳兩千余里,橫跨弓盧水與匈奴左賢王接戰,亦獲全勝,擊殺七萬余人,大破匈奴祭天之地龍城,封狼居胥山,禪于狼居胥山的主峰姑衍山,,登臨瀚海而返。

    兩路大軍,盡皆取得勝利,然戰果卻殊不相同。

    是衛青的能力不如霍去病么?

    自然不是。

    衛青固然沒有霍去病之鋒芒畢露,然則行軍素來穩健,未慮勝先慮敗,軍事才能更在霍去病之上。

    之所以未能取得如霍去病“封狼居胥”那般光耀千古流芳百世的赫赫戰功,皆因為趙信城的存在。

    此山依山而建,緊扼窴顏山山口,由此向北則可沿著郁督軍山的隘口翻越燕然山,進入漠北腹地,直抵龍城。衛青固然攻陷趙信城,但人疲馬乏折損嚴重,不敢貿然進入漠北腹地,以防被殘余的匈奴騎兵和而為之,不得不班師還朝。

    由此可見,趙信城之戰略地位何等險要!

    否則,勒石燕然恐怕沒竇憲什么事兒了,衛青就給干了。

    試想,若是兩路大軍一路勒石燕然,一路封狼居胥,那是何等壯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运城市| 治多县| 台前县| 和林格尔县| 娄底市| 桦南县| 铁岭市| 翁源县| 盐山县| 苍山县| 广灵县| 衡南县| 延庆县| 昌平区| 芦山县| 汽车| 钦州市| 科技| 永安市| 桐城市| 仁布县| 西宁市| 正宁县| 南漳县| 宣威市| 千阳县| 惠水县| 嘉峪关市| 手游| 巫溪县| 肇庆市| 德昌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济源市| 北川| 临邑县| 定州市| 灵武市| 襄樊市|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