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眾嬪妃不明所以,這過兩日便是開放芙蓉園賞荷的日子,不是說好了就在芙蓉園的紫云樓宴請百官、與民同樂么?
就這么兩天的功夫還得跑去九成宮避暑,還不夠來回折騰呢……
然而自從文德皇后殯天之后,后宮之內再也無人能夠在李二陛下進諫,即便是素來寵愛的楊妃,也不管過多干預李二陛下的決定,故而大家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李二陛下誰也不帶,一個人出宮而去。
房玄齡回到府內,則把自己關在書房里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宵禁之前,方才派人去將正打算留宿在書院的房俊給叫了回來。
進了書房,房俊坐到父親下首的椅子上,拎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一口抽干,這才吐出口氣,問道:“父親這般急著召見兒子,可是有什么重要事情發生?”
房玄齡楞楞的瞅著兒子,好半晌,直到將房俊瞅得心里發毛,這才緩緩問道:“先前,你說那些玉米、地瓜、土豆的產量比之眼下大唐的諸般作物都要高出許多,可是戲言?”
房俊愣了一下,道:“這是自然,水師兵卒之所以將這些作物從新大陸帶回來,便是因為之前兒子便命他們注意那些高產的作物。如若父親不信,眼下距離秋收也沒多長時間了,到時候便知分曉。”
“谷”在古代并不是一種農作物,而是百谷的總稱。后世人們俗稱的“谷子”,在古代叫做“稷”,是發源自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自古以來最重要的糧食,人們把稷代表谷神,和另一個最重要的神明“社神”合稱為社稷,后來更把社稷一詞代表了國家,作為國家的代稱,可見谷子多么重要。
在古代,最主要的糧食便是五谷,稷、黍、麥、菽、麻,后來生產力漸漸發展,又將南方的稻培植到北方,也成為人們重要的糧食之一,便成了六谷。
黍就是黍子,又叫做黃米,黍被看做是比較好吃的糧食。麥分為大麥和小麥,菽就是豆,上古時期叫做菽,到了漢代以后就都叫做豆了。麻指的是麻子,也是古代人用來當做糧食的。
這幾樣糧食,沒有一樣是高產的,而且對于土壤肥力、水分的要求很高,故而一旦遭遇天災,便很容易導致糧食絕收,產生大面積的饑荒。
相比起來,玉米就比較耐寒一些,尤其是地瓜和土豆,適應能力非常強,可以很好的作為糧食種類的補充。
當然,房俊現在也不敢信誓旦旦的說產量多少多少,不然非得被人當成瘋子不可……
但是只要等到秋收,全天下的人都將為之震撼!
只不過……
“父親,您急匆匆將兒子叫回來,就只是為了問這個?”
房俊有些不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