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房俊房玄齡》


    第(2/3)頁

    勿怪他心中感慨,自從東征開始,整個大唐帝國便陷入一場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之中。這其中每一個人的每一個念頭,都有可能左右局勢之發(fā)展,沒有人能夠完美掌控。

    雄才大略的李二陛下不行,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不行,二世為人的房俊也不行。

    再這樣浩浩蕩蕩的大勢之中,每一個人都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隨波逐流。

    然而歷史是有慣性的,一旦局勢不可揣測,前路不可操控,那么很有可能在某一個點驟然匯入原有歷史之軌跡。到了那個時候,房俊這些年所作所為縱然不能說是毫無意義,但他的所有努力都將盡付東流。

    世家門閥依舊占據(jù)朝堂掌控資源,邊塞軍陣照樣默默發(fā)展秣馬厲兵,朝堂依舊因為各種各樣的勢力斗爭陷入無休無止的內耗……

    直至帝國崩頹,亂世再現(xiàn)。

    五代十國,神舟板蕩群雄混戰(zhàn),將華夏男兒之銳氣漸漸耗盡,到得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對于武將之限制無以復加,不僅文官凌駕于武將之上,便是連太監(jiān)都能成為監(jiān)軍。

    宋、明之亡,實則與國力并無多大干系。

    當一個國家尚武之風不存,從帝王將相至販夫走卒都將文章推崇至極高至地位,文官高高在上,卻將武功貶斥至淤泥之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之思想根深蒂固,豈能不被異族蹂躪,淪為奴役?

    尚武之風,是一個國家的脊梁。

    秦漢隋唐為何威震域外、橫掃群夷?自與其尚武之風相關。

    故而秦漢隋唐亡于內,而宋明亡于外。

    慈禧太后那一句“寧為友邦,不予家奴”成為后人唾棄恥笑之緣由,然而細細思之,宋、明兩朝固然從未說過這樣的話,甚至對外態(tài)度甚為強硬,但是其國策之實施,豈不與慈禧太后這句話并無二致?

    將武將死死的壓住,固然再無“黃袍加身”之虞,國內軍閥絕無反叛之機會,卻給于了外族崛起壯大之契機,終于社稷斷絕、江山破碎……

    房俊不容許大唐走上那條軍閥割據(jù)、外族入寇的老路,然而眼下之局勢,卻早已非是人力可以從容干預。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許便是如此。

    再是狂猛的滔天巨浪,又如何能夠更改江河之流向呢?

    *****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石阡县| 开化县| 呼玛县| 汽车| 郑州市| 稻城县| 客服| 丹巴县| 玛纳斯县| 即墨市| 益阳市| 黄龙县| 竹北市| 建阳市| 兴国县| 泸州市| 前郭尔| 巍山| 青阳县| 望城县| 华坪县| 灵武市| 剑川县| 揭阳市| 罗定市| 怀安县| 顺平县| 色达县| 泰顺县| 曲沃县| 图木舒克市| 抚远县| 张家口市| 仁布县| 雅安市| 图们市| 金门县| 阿拉尔市| 永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