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薛仁貴乃是軍方冉冉升起的將星,被軍中多位大佬一致看好,其本身更是房俊的嫡系,與關(guān)隴貴族天然的立場對立。且此人性格剛硬,誰的人情也不賣,當(dāng)真被他得知自己急于出城之事,必然不肯干休。 自己生死事小,但是家中交待的任務(wù)無法完成,那可就百死莫贖…… “元校尉放心,在下知曉輕重。如此,在下便先行告辭,待到明日晚間,再派人前來與元校尉接洽。” 長孫漢當(dāng)即起身。 既然在元畏面前將事情說得那么嚴(yán)重,那自然要準(zhǔn)備一大批價值貴重的貨殖,否則必然給元畏所一心,陡增變數(shù)。 元畏也起身,拱手道:“慢走,恕不遠(yuǎn)送。” 長孫漢頷首道:“不必不必。” 轉(zhuǎn)身走出正堂。 元畏站了一會兒,聽到外頭腳步聲漸漸遠(yuǎn)去,這才坐了下來,自己斟了一杯酒一口喝干,吁了口氣,搖頭嘆息。 長孫漢找上自己,明顯有些走投無路的感覺,否則何以在這等時候依舊謀求出城? 至于他口中所言唯恐耽擱了買賣給長孫家造成損失沒法交代,元畏是半句都不信的。 阿拉伯人是自己要來的,封城的軍令是薛仁貴下的,就算再有天大的損失,任憑長孫無忌如何霸道,又豈能怪罪到長孫漢頭上去? 很顯然,長孫漢亟待出城,乃是別有所圖。 再聯(lián)想到長孫濬死的時候是跟一群阿拉伯人混在一起,長孫淹甚至要借他之手將長孫濬除掉……便是再蠢的人,也能夠看出長孫家與阿拉伯人之見有著某種見不得人的聯(lián)系。 問題非常嚴(yán)重。 元畏陰沉著臉,思慮著此事的后果。 他固然依附于長孫家,那是希望得到長孫家的資源,在仕途、家業(yè)之上對自己有所幫助,卻不代表他可以為了長孫家去打生打死。 身為唐人,在這個當(dāng)口私底下聯(lián)絡(luò)阿拉伯人,無論如何都該被歸于“通敵叛國”的那一檔。 即便不考慮什么“忠君愛國”的標(biāo)榜,一旦事情最終敗露,長孫家只需推出長孫漢這么一個替死鬼即可,而自己就要倒大霉。 “通敵叛國”的罪名,最起碼也得夷三族…… 可是若將這個消息通秉給薛仁貴,壞了長孫家的大事,長孫家又豈能饒了自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