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敲打拉攏-《房俊房玄齡》
第(3/3)頁
這也就罷了,大不了大家斷絕海貿便是,以前沒有海貿的日子不也是一樣過?
但糧食卻觸及江南士族乃至于所有門閥的根基。
門閥的根基是什么?
一是教育,二是土地,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土地。
當世家門閥把持越來越多的土地,便可以控制越來越多的人口,政治上的話語權自然越來越重。而土地所產出的糧食乃是國家命脈,是無蒼生黎庶賴以生存的基礎。
自從水師與安南、林邑等地租賃港口、把持其國內政,廉價的糧食便開始源源不斷的運入大唐,極大的緩解了大唐糧食匱乏的危機。
直至目前,水師運入大唐的糧食價格都幾乎與國內持平,這維持了國內的糧食體系。
可一旦水師放棄從糧食上獲取暴利,改以低廉的價格向國內輸入糧食,首先遭受沖擊的不是尋常百姓,而是占地無數的世家門閥。
因為糧價低廉所導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地價降低,這使得世家門閥幾十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直接縮水,乃至于腰斬,這誰受得了?
古往今來,世家門閥恣意操縱地價、糧價的升降,從差價之中不斷收割百姓平民的財富,從而達到兼并土地、私蓄人口、積累財富的目的,而一旦糧價不能操之于手,這個體系便會從根本上被摧毀,世家門閥賴以生存的基礎便徹底喪失。
關中、山東的門閥或許還能依靠強大的掌控力來消弭領地之內因為糧價變動帶來的損失,但人口越來越多、根基卻相對淺薄的江南士族卻將要深受其害。
如此情形之下,就連蕭家這樣旗幟鮮明支持晉王的家族,都已經暗中與水師達成了一系列約定來換取水師穩定江南糧價、保障江南穩定,其余江南士族沒有蕭家如此深厚的底蘊,更是任憑水師隨意揉捏。
在燕子磯一戰喪失了無數青壯之后,各家的根基遭受嚴重動搖,誰還敢跟水師去叫板?
若是水師的話事人依舊是蘇定方這樣軍事出眾、政治欠缺之人,或許還有幾分轉圜掙扎之余地,但現在房玄齡坐鎮華亭鎮,一手操持市舶司大權、一手掌控水師兵權,早已將江南各家收拾得服服帖帖……
江南,已經不是江南士族之江南。